你的幸福,取决于你如何回应这个世界

在开始,我想先分享一个问题。

你最恨的人,是否为你付出过什么?

1

那天,你第一次吻上爱人的嘴唇。那时你对自己说“这一刻我会永生难忘。”

可遗憾的是,总有人会在几年,甚至几个月内把这一刻忘个干净。

这与情感的变化其实没有必然关系。

只是一件事即使第一次让你激动到彻夜难眠,可一旦习以为常就不过是一件生活里的小事。

人的大脑很有趣,对于“小事”总会转瞬既忘,即使那些细节才是你生活中幸福真正的源头。

关于小事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某个时期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土著人保留区都处在极度贫穷的境地。有一位修女会的修女,在那里遇见了一位处境艰苦到难以想象的老人。

那个老人被完全遗忘在堆满垃圾的破屋里,眼神满是灰败的绝望。

修女对他说:“请让我为你收拾屋子,为你洗衣,为你铺床吧。”老人回答:“我这样很好,就让这保持这样吧。”

修女说:“如果让我为你做点事情,你的处境会更好。”

就这样修女坚持了很久,老人终于同意了。

修女为他打扫屋子,为他洗衣。在这过程中,修女发现了一盏非常漂亮的灯,只是上面盖满了灰尘。

修女问他:“你不点灯吗?你没有用过这盏灯?”

老人回答说:“我不点灯。没有人来看我,没有必要点。我为谁点灯?”

修女想了想,问:“如果修女来你家,你愿意每晚都把灯点亮吗?”

老人疑惑地看了她一眼,随口说道:“当然。”

这个绝望的老人没想到,从那天起修女所在的修女会,每天都有修女来看他。她们清洗了那盏灯,并在每天傍晚为他点亮。

两年过去了,当初的修女在某天收到了那位老人托人捎来的口信。

“告诉我的朋友,她点亮了我的生命之光,光仍在继续照耀着。”

这个故事里的修女叫做“特蕾莎”,也有人称她德兰修女。她因用了一生的时间为消除全世界的贫穷而奔波,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超越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成为全美公选的二十世纪美国最受尊敬人物。

她创立仁爱传教修女会拥有超过四亿美金的资产,而她的家里除了电灯,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始终自己换洗;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

在1997年她离开了人世,留下的东西只有她的那三件衣服,破旧的凉鞋和为数不多的手记。

她用来告诉世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在世界的爱心之中》,就是她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由于内容的宗教背景,在排行榜上名声不显。

但它继承于特雷瑟修女的处世观点,却是所有负能量的天敌。

如果你对生活感到,孤独、沮丧、茫然、焦虑、愤怒,或者怨恨,不妨用几分钟细细品读,会让你豁然开朗。

在《在世界的爱心之中》这本书里,这样一句涉及“小事”的话。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会产生多大的作用。”

当一个人愿意每天为身边的人奉献真心的微笑,她将是所有身边人幸福的中心。

2

“微笑”这个词,在她的书里被用在讲述“怜悯”的部分。

在她的世界里,“怜悯”并不像在我们的世界那样高高在上。它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一种出于爱的分享。

在她眼中,肉体的苦难是饥饿、无家可归和各种疾病造成的。但最大的苦难是孤独,感觉不到爱。

所有人可能患上最严重的疾病是不被别人需要。

当一个不被需要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时,分享你的“需要”就是最深的爱。

我们存在于这个“乞丐都是骗子”的观点已成主流的时代。保持理智和批判的价值观是公认最安全的生存之道。

可大多秉持这种生存之道的人,都会有种莫名的孤独感。

特别是身在人群之中时,擦肩而过的人越多,就越孤独。

因为我们都太清楚,自己的生命中并没有那个“无比需要的人”,同样我们也没有被别人如此需要着。

曾经有人向我提起这样一个假想题:如果给你一份最真挚无私的爱,你愿意用什么去交换。

如果是你,你愿意用什么去交换?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付出,只需要放下曾经那个刻意孤独的你,然后感受这份爱,并成为她一样的人。

3

此时,再让我们回忆一下,你最恨的人曾经为你付出过什么?

或许很多人都明白,心中最恨的人,往往是曾经带给自己最多美好回忆的人。

那些回忆,从不像自己心中向往的那么炽烈。

可能是每次相遇时的微笑,每次沮丧时的拥抱,每次难过时的问候,每次晚归时的灯光。

只是因为它们太过平常,在我们衡量爱时总会被忘记。直到已成往事,我们选择用恨去记住他。可在心底,我们从不敢问,我们究竟是恨着他,还是恨着那时的自己。

世间有些公认的道理,其实都不过是人云亦云。

就像大部分人总把幸福和爱情说成是诞生于自私的东西。可细想来,一个人的幸福从没有长久的时候。

我们的生命中从不缺少幸福,只是当它无人分享,就像被覆盖上灰尘的灯,不知该为谁点亮。

从今以后,让我们低下故作高傲的头颅。从小事开始,呵护你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幸福,取决于你如何回应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