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书三言两语

图片发自App

書者自古文人之余事、六藝熏習之末技、從古至今徒因書畫而名世者少之又少,古之學者為已,在人事物的處理上達成學以致用者方為上品,猶以自處之道虛室生白不欺暗室者為聖賢等流。書畫末技聊以自遣娛興、應酬方家之物,所謂字如其人者今之不見矣!今人書畫猶重形式而不達意境,心思意境乃提起放下、隨緣遷化之表露,並非無病呻吟、安排布局之施設。故三行神品吾猶重魯公之祭侄文稿、蓋情達意現不施粉黛、揚抑頓措無求虛工,見字何止如面目?更甚敲骨見髓之入味,故為千古神品矣!余習書有年、好臨池古札書帖、學人口舌肌腱之力終覺隔靴之癢,如食人口沫亦自慚形穢,今始悟書外之功猶重耳!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林語堂先生于此自得独见,彼言中國書法是一種抽象畫,書法的問題和抽象畫的問題很相似。在欣賞中國書法時,可以完全不顧中國字的含義,只是看做一種抽象的組合就可以,因有别于普通畫画那樣描寫具象的物體,只是由線條和線條构成的偏旁所組成,具有無限的變化,而藝術原理則要求這些字之排列成行,必須排列的美妙,必須與同一行或其他行的字配合恰當。因為中國字由最復雜的成分所組成,所以呈現出构圖的各種問題,包括軸線、輪廓、組織、對比、平衡、比例等項,尤其重視整體的統一。他還說:藝術上所有的問題都是節奏的問題,在中國藝術里,節奏的基本概念是由書法確立的。欣賞中國書法時,從一個字的開始到結尾,再一直到一張紙的未端,仿佛在觀賞紙上的舞蹈一般。是一種動態的節奏韻律之美,美是運動的概念。在中國書法和繪畫裡,當力戒平直線條,這是基本原則。倘那些線條是僵直死板的話,中國藝術家是不能滿足于此種靜態的安排。為了尋求富有活力的線條,中國書家轉向大自然。自然中的線條永遠是暗示運動,且其變化豐富無限。


图片发自App


由於大自然這些豐富節奏,才磨練出我們欣賞的眼光。中國書法家想在筆下運動上所模仿的,就正是這些自然的節奏律動。我想這應該就是普通書者區別于書家的內涵之異,歷代書家所總結出來的一些富寓哲理性的導語,很多是抽象的概念只能意會,不能把它做實了這種詩外之功因人而異。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书三言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