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有着沉重的代价

今天,公司前台提出辞职,原因是早上被领导给骂了一通。也许一次被骂只是导火线,较深层的原因是日积月累地被骂,以及一班人长期不断地抱怨造成的。

骂,已经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了,可偏偏公司办公室隔音效果又不好,领导的嗓门又大,只要谁开骂谁被骂,一会儿全公司都知道。

好事者,会竖起耳朵听,然后再八卦一阵,最后是一班“难兄难弟”在一起相互抱怨,再把陈年旧账翻出来,再炒一遍,效果就更显著了,个个群情激昂,人人义愤填膺。结果凡遇责备,轻者出言顶撞;稍重者,干活磨洋工,出工不出力,软罢工;再重者,就开始煽风点火;最后就有人提出离职了。

我曾经是个很情绪化的人。

读高中时,我又好强,心理素质又不好。高二下学期,我一如既往考了班上的第一名,不过,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那就是另外一个女生和我并列第一,她的名字,还排在了期末考试成绩表的第一位,我反而被排在了第二。

真是岂有此理!

这是我想当然的第一反应,心里完全没有了第一名的喜悦感,而是恼羞成怒,对那个分数跟我相同的女生产生了成见。我想也不想地就冲到班主任办公室,要求他在给班上同学每个人分发成绩单时,必须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我担任班长,又一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习惯了名字排在第一。班主任就算觉得我的要求有点无理取闹,但他一向很器重我,这点要求当然照办。于是,我的自尊和强势促使班主任将原本排在第一位的那个女生的名字换成了我的。

不过,学校的年级排名,仍旧是那个女生排在前面,想想总不能再冲到教务主任面前去提出要求,便没有再得寸进尺了。

如今想来,当年十七八岁时争强好胜的自己,做出的事情实在是有点好笑的。是情绪化导致了认知的偏执,认为我的名字就应该排在那女生前面。其实考了同样分数的两个人并列第一,谁的名字排前谁的名字排后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相反,当时的我更应该做的,是就此事认识到其实我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不能想当然认为自己一定就会次次都考

第一,而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问题,更努力一些,让自己的成绩下次毫无争议地排在第一位。

班主任当时肯定是明白这一点的,只不过他知道我的性子,为了照顾我的情绪,还是满足了我的要求。

工作后,我容易情绪化的毛病还是存在着,并且在某个时候就会不自然地暴露出来。

两年前我刚好换了一家新公司,新的环境、新的同事,到公司上班才一周多的我,一切都还在适应期。

部门经理是个好玩又有趣的人,工作中充满想法与创意,人很好相处。一天下班后,我刚好离开办公室走出办公楼外,忙着要去见一个约好了时间的朋友。但很不巧的是,部门经理的电话就在那个时候打来,让我马上回办公室,有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需要我完成,着急要。

我心想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我下了班又有事的这天,突然情绪就上来了,电话里不愿意吭声。部门经理一听我没

回应,感觉得出我不太乐意,就说好话哄我,让我一定要回去赶工作任务。我说自己今天确实有事,加不了班,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我极不情愿地挂了电话,折返回了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后,我打开电脑,坐在那里,想着想着就生气,然后没忍住眼泪啪嗒啪嗒地就掉了下来,哭起了鼻子。

周围还没有走的另一部门经理首先发现,就问我怎么回事,是不是部门经理欺负我了,后来还拿此逗乐。

部门经理是个大男人,虽说平时有说有笑,但看到我红红的眼睛,一下就吓住了,忙跟我道歉,说今天确实要赶任务才把我拉回来加班的。我强忍着擦了擦眼泪,只好就留在办公室把工作任务做了,心里却是相当不情不愿,想着会误了跟朋友约定的时间。

在办公室里忙了没一会儿,部门经理就叫我停下来,说有事就赶紧去忙,别耽误了。我赌气说“没事”,会在办公室里把事情做完再走,他好言好语坚持让我下班,剩下的由他来完成。

争不过他,我只好先离开办公室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这样一来,心里反而有些不是滋味,也有些愧疚。作为一名下属,听从上级的安排,完成好工作任务本就是职责所在,而我表现出来的却是幼稚的情绪化。在职场中,这种状态一不小心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职场形象。若换做脾气不好、对人严厉的领导,也许就没好果子吃了。

这虽是件小事,但自己却没有把控好情绪,对整个事情缺乏比较理性的认知。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处理,但我却选择了不管不顾地宣泄情绪,哭鼻子式的失态会给自己和上司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当时有其他部门同事在办公室,如此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认知与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并且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情绪认知理论。人在不同的情绪

状态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思维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行为,而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

过去经历的两件小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一个人在情绪处于负面的时候,一时之间很难转过弯来,这不利于正确地做事。对自己所面临的环境或事情认知不到位,被情绪所掌控,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对自己不利的,它是一种情商低下的表现,甚至会造成不当后果。

真正的情商高手,善于在感性和理性二者之间保持平衡,而不是任由感性一方肆意妄为。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认同、尊重。

对认知而言,情绪实际是一种巨大的成本。从今天开始,请一定要刻意地提醒自己,培养思维习惯,认知自己的情绪,并合理地掌控它。

也许时光荏苒,哪怕是最动人的记忆也会逐渐模糊。但所有对情绪和认知的思考,最终会融进你的风度里,融进你日渐变高的情商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化,有着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