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1-60页

前言:

其实今天这本书已经看完了。但是当我想去梳理杜甫这个人物时,却发现脑子一片空白。于是,又回头看了一遍,好像还是第一次看一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真的是这样,只有下来,记忆才会长久。

杜甫首先出生家庭优渥。他的祖先自杜预以来,就是“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百度一下,奉儒守官就是信奉儒家思想,忠君报国,把国家的利益看得比个人还重。儒家思想就是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

他的祖先多半充当过太守,刺史,县令一类的官,他的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官僚家庭。所以杜甫的理想也是当官为百姓做事。

这样的家庭有田产不必纳租税,丁男也不必服兵役,在社会里享受许多封建特权。

他和名门士族通婚姻,遵守儒家的礼教,专门辅助帝王,统治人民。

但是到了杜甫降生后,他家庭的声势已经不如往日煊耀,渐渐衰落下来。但是元旦聚会,仍然被乡党赞羡,每逢婚丧,远近的亲友都走来观礼。由此可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杜甫中年时期在长安那样积极地参加科举考试,谋得官职,甚至为了讨唐玄宗欢心,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篇。这和他家庭“奉儒守官”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另外一方面,那个时期的杜甫,生计也是没有着落,家里短米缺粮,清高和活命总得先活命。人有时为生活奔波,不得不低头,不得不放下身段。

此外他从他的祖先那里还承袭了些什么呢? 杜甫在他的诗里常常推崇杜预和杜审言。前者由于他政治事业,后者由于他的诗。

杜预多才善战,东吴作战时,精通战略  ,民间流行一可当万。他的后代,人人都以是他的子孙为荣。是杜甫理想的人物。

他的祖父杜审言,少年时和李峤,崔融,苏味道被人称为“文章四友”。杜甫本人也以祖父为傲。杜甫的人生之路就是做官和作诗两大主题。

青年时期,家里有钱,自己有闲,所以到处观湖赏花,结交名流旅行途中遇见李白。当时李白已名声在外,而杜甫只在洛阳小有名气。所以,他应该是崇拜李白的。在他以后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见他赠送李白的诗歌。而李白却很少有思念杜甫的诗流传。

杜甫本人也很聪慧,七岁能诗。所以23岁第一次参加科考时,他信心满满,抱着“势在必得”的信心,一定榜上有名。

结果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落榜了。但是,二十多岁的他怎会放在心上。他依然潇洒,依然云淡风轻。

人到中年,肩上压力增加,有家有子,而自己又屡试不中。这就有点不那么淡定了。他的父亲死后,更要担起一家人的责任。

屡试不中不是杜甫不优秀,而是他太优秀,遭到奸相李林甫嫉恨。李林甫是唐太宗面前的红人,深受唐太宗信任。

他对上拍马迎合,阿谀奉承。对下嫉妒贤才打击报复。一句“野无遗贤”便断了杜甫的仕途之路。

杜甫再也写不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陪贵族们诗酒宴游,充当他们生活的点缀。

除此之外,他还到山野中采药,后来他曾有一段靠卖药为生的生活。这时他的诗句里充满悲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朝廷中,唐太宗带着贵妃和杨氏姐妹到处赏景游玩,他们日常享用的丰富,出游时仪仗的气派,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斗鸡,舞马,抛球。

751年以前,杜甫在长安和长安附近流浪,居无定所。754年,他的妻子从洛阳迁到长安,大儿子宗文,二儿子宗武和还没有出生的后来被饿死的小儿子。

这一年,大雨下了六十多天,物价暴涨,相当于今年的疫情期间,各种蔬菜都贵得离谱。人们都把被褥抱出来换米。

杜甫养不活妻儿,只好把他们娘几个送往奉先居住,奉先有他妻子家的同族。

他本人又到长安,被认命为河西县蔚。当时的河西县蔚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诗人最难忍受的职位。因为过得是逢迎官长,鞭打人民的日子。

他虽然四十四岁,生活极度窘迫,但还是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这个官职。杜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愿做贵族的爪牙。后来谋得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匙的职位。就是拿钥匙看兵器库的。

获得职位后,他离开长安回奉先去看妻儿。一路上,他思绪翻滚。他也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是,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爱护人民的政府。他想在朝廷做官,为百姓谋福利。

这次回到家,听到一家人悲痛欲绝的哭声,原来,不满周岁的儿子饿死。

悲哀之余,杜甫在思考,自己还享有特权,既不纳税,又不服兵役,尚且如此悲惨,那天下的百姓又将如何?

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贵妃逃往西蜀。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

胡人在京城烧杀抢夺,尸野横流。昔日京城已满目疮痍。杜甫写下了《春望》一诗,表达了自己忧国、思家、悲己的感情。

这一年,他逃到灵武,投奔肃宗。到达凤翔时,衣袖残破,两肘露在外边,穿着麻鞋,肃宗大为感动,任杜甫为左拾遗。

就是给皇帝提意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务,但是后来证明,肃宗并不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这只不过是他身边的点缀。而且他还卷入一件长期的政治斗争里。

左拾遗这个官职皇帝没在意,杜甫在乎。他为了救房琯,不顾生死,措辞激烈,得罪皇帝。肃宗看杜甫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物,命他离开凤翔,回家探亲。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撵回家。

后来肃宗回京,杜甫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左拾遗,他不敢再随便提意见了。但是皇帝也不是太喜欢他,后来被派去华州去作司功参军,管理华州的祭祀,礼乐,学校选举等文教工作。从此,杜甫再也没有回到长安。

从京城到华州,这一路走来,杜甫接触到底层百姓的生活,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八年级下册学的《石壕吏》就是三吏中的一篇。

这一次离开京城,杜甫再也没有回去,也可以说他对自己的政治命运彻底失望了。

杜甫的矛盾在于国家受胡人的侵略,  人民受胡人的摧残,要想救国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李氏朝廷上。

但他拥护的朝廷,既不能发动人民抵抗胡人,也不肯放弃一些目己的特权,反倒无限制地向人民搜刮物资,乱征兵役。

在这中间一个正直的人自然要感到极大的矛盾: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下到了难以乘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说。

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的危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杜甫传》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