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一把中国传统社会的钥匙

   


      拜读了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这本书不厚,是一本小书,区区72000字,一共14篇论文但分量却很重。薄薄一册,虽然在读的时候似懂非懂,可书中所描绘的体系的确解答了我对于中国社会现象的困惑,顿时让我通透畅快。费老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度阐释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从一些新奇的角度道出乡土中国的特性,抽丝剥茧地从乡村的本质讨论到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书中很多章的观点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章节之间形成有机关联,互相映射,将整个中国基层的基本特点构成一副清晰的网状图。书中满含理性的分析,人文的关怀,和温情的家国情怀。

    正如书中所言,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它依土而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这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安于斯。安土重迁的人们对这样稳定的生活了如指掌,祖辈的经验足够人们生活。于是,费老在《再论文字下乡》这样阐释文字。他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社会的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这句话妙在他用一个微观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宏大的话题,也掀开了多重外套包裹下的文化的内核,是“共同经验”,是历史积淀。这也让我想到苏格拉底对文字的质疑,苏格拉底认为“文字只是一幅美丽的绘画,仅仅逼真而已。你问它任何问题,它依旧保持庄严的沉默。它看似充满智慧,能告诉你许多事情,但当你因求知欲而提问时,他也只能告诉你一成不变的答案,总是如此。”苏格拉底质疑文字会让人们产生依赖,从而将本来应该记在脑子里的事情全部依靠文字记录,从而变得健忘。他认为文字是死气沉沉的,远不及口头语言所表达的生机勃勃。他们二人之间相似的观点就在于,随着世代更替,文字在影响记忆的内化吸收,人们将“记忆负担”转嫁给了外在介质,而在乡土社会的循规蹈矩中,文字是没有意义的,依靠面对面接触的记忆、语言足够传递历代的经验。

      在行为道德方面,人们依靠的是差序社会。什么是差序社会呢?在解释中国的差序格局时,费先生打了个比方,将西方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别开来:西洋社会以个人为单位,像一根根柴扎成捆,虽然组成了团体,但个体之间的界限分明。中国的乡土社会并不是一捆一捆泾渭分明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通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社会传统特点形象。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以“己”作为网格中心,从“己”推出去和别人之间的关系正式一圈圈波纹的差序。因此一个人是公是私,于他而言是同一个性质的,区别在于成全的是家的利益或是国的利益。乡村是稳定的血缘结合,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乡村之间的交易建立于信任之上,但长期浸润在流动性比较高的商业社会的城市,已经慢慢从血缘结合转向地缘结合。我们有朋友圈、同学圈、血缘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圈,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主导的现代化。于是,现代社会的交易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在治理方面,乡土社会不归属于法治或人治,而是属于礼治。礼治并非指文明,而是社会公认合适的社会规范。依靠前辈的经验传统,后辈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地照做。可是,它的前提是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矛盾问题,显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并不适合。因此,我们应当有对传统的敬畏,却也应当因地制宜,理性分析。

      现如今,我们已不再是完全的乡土社会,却始终或多或少受到乡土底色的影响。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我们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但中国五千年文化是孕育在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我们大多人想摆脱的乡土气息,恰恰是中国最根本之所在,是不会失去它的香味的。随着时代发展,乡土中国对于如今的现代社会早已不再适用了,中国与世界接轨,城市逐渐发展,而农村逐渐边缘化。近代社会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着社会变迁的过程,正如“名实的分离”一章中所言““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此外,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它从乡土社会中转化而来,又随着经济科技等大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自身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多书中提到的都只是过去乡村的影子了,无用陈旧不适用的早已被时间淘汰,留下的只会是一个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环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乡土生活就此消失。认知乡村与城市、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差异是为了更好的求同。我们在从城市的角度看边界感的同时也要从乡村的角度看人情味,常怀这两种视角,在两种视角的对弈之间找到自洽,这才构成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中国》|一把中国传统社会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