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挑战》兄弟姐妹的不同性格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第一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往往会结成同盟,联手对抗这个共同的竞争对手。结成同盟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相似的性格、气质和兴趣,而竞争关系则会导致人格的根本差异。同样的,第二个孩子可能会和第四个孩子结成同盟。但是,切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因为同盟和竞争的建立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孩子之间发展关系和维持稳定的方式。各个家庭之间的情形可能会大相径庭。


很多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朋友,都会对一件事情比较苦恼,那就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

有一位妈妈一直以来为兄弟之间的关系困扰:哥哥经常对着弟弟大吼,弟弟则看上去委曲巴巴、可怜兮兮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弟弟的弱小激发了父母的保护欲望,大家开始指责哥哥……我相信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看上去受到伤害的人是弟弟,但是事实上呢?

我们可以从“家庭星座”中找找答案。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星座

“家庭星座”是由阿德勒提出的,德雷克斯在他的几本书里都有提及。

什么是家庭星座呢?顾名思义,就是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所构成的家庭结构比喻成如银河系的星座,每一个家庭看成一个特殊的星座,不同于其他的家庭星座。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想象成一颗星星,然后放到银河系里,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呢?

有哪些星星是明亮的,哪些星星又是暗淡的?哪几颗星星之间距离是比较近的、比较亲密的?哪几颗星星之间的距离又是比较远?比较疏离的呢?如果我们手头有纸和笔,可以试着在纸上画一下,我们可能会发现,每个家庭的家庭星座图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自己是多子女家庭长大的、或者现在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可能会经常疑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都是我自己带大的孩子,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会这么大呢?或者,为什么我就是跟我最大的哥哥比较要好,和二姐就水火不容呢?

有人会说,那有可能是基因的问题,一出生,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基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的,我也认为基因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多子女家庭而言,更多的影响可能是家庭成员彼此的互动以及互动中每个人的想法与决定造成的。

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是每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都处在一种竞争关系当中,他们不同的性格差异也是在这样的竞争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一对姐妹的家庭竞争策略

在我身边有一对这样的姐妹,妹妹长得很漂亮,学习成绩也很好,初中时考上了名校;姐姐长相一般、学习成绩一般,但性情很温和,跟大家的关系都很好。她们的爸爸妈妈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一个成绩那么好,一个却连考不考得上高中都是问题呢?如果用“家庭星座”的理论来梳理一下,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两个孩子不同的竞争策略。

姐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她一出生,全家人的眼光都在她的身上,至少是妈妈会给她非常多的照顾。但没过多久,妹妹就出生了。她害怕地发现,妹妹“夺取”了她从前的地位,家里人的目光更多的放到了妹妹身上。

同时,她还发现妹妹比自己更漂亮、更聪明。这时,她会想:我怎么才能保住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呢?比漂亮、比聪明,她都比不过妹妹,于是她想到一个确立自己地位的好办法——帮助妈妈来照顾妹妹,做一个快乐、容易满足的孩子就好了。于是,她找到了自己的家庭定位。

那妹妹呢?她感受到父母对姐姐的失望,而自己经常获得爸爸妈妈的赞许,但自己缺乏姐姐那样的亲和力,因为大家都说她聪明,所以,她在学业上十分努力,也确实做到了遥遥领先。

有的时候,姐姐在学业上也会取得进步,这个时候,妹妹就开始恐慌,于是她更加努力,努力达到父母的期望,并且暗下决心要做得比姐姐好。慢慢地,她形成了一个错误的信念:我要成为第一,我必须是最好的!

后来,妹妹在初中时考进了青竹湖湘一,她成了学校的校花,但是名校里人才济济,她很快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第一”,好像多努力也无法成为“第一”,然后有些一蹶不振的味道——这是后话。但从这一对姐妹的竞争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是怎么在自己的家庭中给自己定位的:一个力争在学业上取得第一,一个在发展自己的亲和力和好人缘。

通过占位,兄弟俩找到各自在家庭中的位置

回到最开始的那对兄弟:因为弟弟的弱小和需要被照顾,父母给弟弟更多的关注。哥哥觉得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这一切都是弟弟造成的,于是倾向于展现自己有力量的一面,这样才能稳固他作为哥哥的地位,同时他发现了阻止弟弟发展的方法,就是让他气馁,并藐视他所做的一切,他所想到的就是对弟弟吼叫。

而弟弟呢?他觉得哥哥十分厉害,自己似乎无法超越哥哥,他十分沮丧。但好在,他可以利用他的年龄优势来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于是他的策略就是:装可怜+讨好。除了发生冲突时让自己变得更可怜,他还会在哥哥对他吼过之后,给哥哥买好吃的。因为他相信这样的方式会让父母更爱自己。

通过对自己经历的解读,每一个孩子都发展出了自己不同的个性,并在家庭星座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挑战》兄弟姐妹的不同性格是如何发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