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记忆》4-4:母亲河水锦江来~温柔亲情的母亲河

四、温柔亲情的母亲河

        母亲河也有咆哮的时候。1961年夏天,接连几天的暴雨使岷江上游的水奔泻而下,母亲河如野马脱缰一般,呼啸腾涌,沿河竟冲下连屋顶的房子,房子上还有人趴着,无助地呼喊。从上游冲下来的原木堵塞了东门大桥,原木越聚越多,河水被阻挡,水位越来越高,政府出动工兵部队炸散了原木才将大桥保住,河岸人家才免去灭顶之灾。1981年7月,母亲河又一次发难,新修安顺桥(1947年夏季安顺桥被冲毁,后建简易便桥,1980年重建)被看水的人压垮,还有人葬身鱼腹。

        但母亲河更多的时间是温柔亲情的,住在河边的少男少女因此也显得特别多才多艺还多情呢。

锦江·新南门大桥(摄于2007年 完璧摄影)

        早晨,河风中,一些姑娘小伙对着河水练声,咿呀之声不绝于耳;黄昏,在波光岸影中,也有人在岸边独自拉着小提琴、二胡或弹着轻松的吉他,或吹着悠扬的笛子,轻快优美的旋律飘荡在静静的河面上,随着河面上淡淡的烟似的水雾,轻轻地撩动着河岸边人们的心扉。

        大约是1965年夏天吧,东门三多巷的一群姑娘小伙天天晚上在巷口河边乘凉,年轻人天生喜欢唱歌,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首我一首,越唱越高兴,越唱兴趣越浓,便向对岸天仙桥街的姑娘小伙对歌,他(她)们纵情地对唱自己喜爱的抒情歌曲。对岸一曲《喀秋莎》,彼岸一曲《九九艳阳天》,再一曲《刘三姐》,又一曲《红莓花儿开》,竟引发了一场类似晚会的赛歌。在这炎热的夏天,年轻人在这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其实,母亲河环绕成都也成了成都的天然护城河,这大河便与高大雄伟的城墙结下了不解之缘。

        河水缓缓流淌,城墙静静伫立,河边桥影如虹,城上城楼巍然,依河而居的人们前有大河,后有城墙,居家生活平添无数乐趣:春天游河踏青,夏天登高避暑,秋天中秋赏月,冬天俯观雪景。孩子们更是得天独厚,城墙上放风筝比在河边放安全稳妥多了,河边虽有河风,但风筝一个跟斗栽下去就捞不起来了。城墙上天地宽阔,风也大,一任自由奔放。夏天晚上“打游击”,躲在树丛中,或城墙残破低洼的地方,分成两国,打得难分难解。

        这城墙上还是青年男女谈恋爱幽会的好场所。看下面万家灯火,母亲河波光如粼,一对对情侣依偎着,倾诉着绵绵的情话。当然,遇到好事的调皮小孩,从暗处丢一块瓦片过来打扰的时候也有,但只要不理睬,孩子们也不会一直胡闹下去。

        在河边、城墙上,常有青年学生拿着课本,或默读英语,或朗诵语文,特别是早晨,河风清新,城墙上的空气新鲜,最适合读书了,对着初升的朝阳,别有一种青春豪情。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江记忆》4-4:母亲河水锦江来~温柔亲情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