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悲观思考,乐观生活"这八个字时,就想,这可真是说的我本人啊。
我本质上是一个很悲观的人。
常常会想,我读很多书又如何,自己知识很渊博又如何,并不能用来造福什么,而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
也即生命终有个重点,无论怎么努力,人都将带着他曾经拥有过的失败与成功,得与失,荣耀与羞辱,多才与寡情等消失在这个世界。
这会让我常常觉得有点失落,或者是茫然。
但好就好在,虽然这个思考常常浮现我脑海,我本人就像为了弥补这种消极的多思一样,性格里有个积极者。
既然生命有涯,那更要每一天都抓紧来过,要尽情地活自己。
允许自己脆弱,鼓励自己坚强;容得下欢天喜地,也纳得住情绪低潮。
不会说,人生苦短,每天都要开心过。而是:人生难得,每天要真实过。
唯一和所有乐观者有共性的一点是:要每天努力过。
这种努力不是说就是要做强者,做世俗的成功者。
而是每天都要有日日精进的劲头。
因为我相信只要努力,未来会更好这种朴素的愿望;也笃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千年古训。
还有,认为既然有那么一天,就更应该每一天都不要轻易浪费。
这种浪费最大的体现就是抱怨或者埋怼,而不去想如何破局。
我不怎么认为一个人打游戏或者打麻将刷视频追剧就一定是浪费。但是有一点是,这样的日子,是无论你年龄几何都可以做的。你二十可以,你三十可以,甚至能活到八十,依然可以。
就显得没有日日精进的惊喜。游戏闯关,麻将赢钱,追剧放松这不是精进的惊喜。
而反过来,学习却不是几时都可以开始的事情。
最佳的学习年龄一定是越年轻越有惊喜,年龄越大,越是吃力,或者越少收获。
年纪越大这感受越强。
所以,在我这个悲观者的想法里,是不会这个年龄放弃学习的。
在另外一方面,我也显得比一般人悲观。我不怎么认为一个人的收入总是持平或者上升的,未来遇见经济风险,健康风险,社会风险,系统风险的概率总是交互出现。
所以我常常会说一句话:要努力挣点钱。其实,后面经常有一句隐掉了的台词:趁年轻,趁形势好。
不喜欢和别人讨论"钱是挣不够"这个话题。
我认为这是懒思维,但是被人戳穿后的偷换概念反驳词才会说出:钱是挣不够的。
因为明明说的是尽可能积累点未来的资本,而对方偏偏偷换概念说这只是为了钱。
钱挣不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需要应对风险的地方太多了。而应对风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卡里有钱。
卡里有钱内心安定,才能最好心态处理风险;
卡里有钱手头宽裕,才能够获得风险转移的其他方式。
我始终是悲观的,但希望一直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经营着这一生,即便没有意义,但是过程要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