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食的朋友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


我爱吃、爱美食,但我并不是生来就是美食的朋友。

小时候的我瘦小、“挑食”、食量很小。

之所以把“挑食”加上引号,因为我也拿不准是我真的挑食,还是别人以她的标准定义了我。

我妈常常为了让我多吃点、吃快点,费尽口舌,

“谁最后一个吃完,谁洗碗。”“快点吧,饭都凉了。”“烫?不可能,我们都快吃完了,哪里还会烫。”“把菜水倒进汤里,很好喝的,你尝尝,看,我没骗你吧?”“才刚吃两口就饱了?再多吃点,多吃才有力气,才能长大个呢。”“你这闺女这不吃那不吃,我小时候可跟你不一样,我小时候啥都吃,一点都不挑食。”“快吃吧,你的小伙伴在外面等着你呢,你赶紧劺足劲儿一口气吃完,吃完就能出去玩了。”

我妈的念叨伴随了我整个小学阶段,

随着我初高中开始住校,在家吃饭的机会变少,唠叨也跟着少了,

那时的我还觉得自己跟美食一点不沾边,我极少认真考量美食之类的话题,只是秉承着好吃多吃、不好吃少吃,并没有刻意去追求美食。

但是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还是有那么几样食物的味道在我心里留存下来。

白马寺瓶装酸奶,

黏稠得类似固体,每次用吸管从瓶子里吸感觉特别费劲,但是甜味很淡,满是酸酸的香浓味道,

最加分的应该是它的形态,类似于鸡蛋羹,完全没有液体的流动感,

记得小学时我每天早上上学的路上会去商店里取上一瓶,老板在我的卡上画上一道,等整张卡画满道道,也就该续费了;

还有路边的包子摊上,浓稠料足的八宝粥,

点睛之笔就是撒上多多的白糖,挖上一勺,送进嘴里,

花生、红豆都是软糯的口感,但与大米的软糯又不尽相同,

一口下去豆类的软糯、大米的绵软,黏黏糊糊但又口感丰富,再混合着甜丝丝的糖味,真的很满足,再来一口蘸了辣椒醋的小肉包,真的绝了;

还有奶奶做的红糖面疙瘩,

跟着奶奶我真没吃过什么山珍海味,因为奶奶实在是太穷、太节俭了,红糖她自己是舍不得吃的,

奶奶做的面疙瘩总是很稠很稠,可能是为了省个馒头吧,

给我舀上大半碗,捧到堂屋的方桌上,从条几下面的柜子里拿出红糖,舀上一勺撒在面疙瘩上,

用筷子一拌,白白的面疙瘩瞬间成咖啡色,我会拿着勺子舀上一勺,用筷子再夹起一小段奶奶腌的蒜苔放在勺子里,

一口吞下去,甜甜咸咸酸酸脆脆的,看似不搭杠的味道却混合得恰到好处,一直到现在我都喜欢吃咸菜,尤其是脆脆的;

还有我妈炒的土豆丝,

土豆切得极细,如此可见我妈的刀工了得,而且她是用剁的,速度非常快,她曾尝试着教我,但我总觉得会把手指一起剁下来,于是作罢,

切好的土豆丝淘洗两遍,用郫县豆瓣酱翻炒,再放入切块的西红柿、少量醋一起翻拌几下出锅,每一根土豆丝都带着醋的酸爽和豆瓣酱的辣香,

只要有这个菜下饭,我一定是狼吞虎咽,我妈在旁边一定是眉头高高上扬,满足地看着笑着,“闺女吃得真香啊,我做的这个菜是不是特别好吃?”

还有钢管厂斜对面马路边边上的炒面,

周末我妈不放假,她们厂里中午可以去食堂吃饭,可是食堂的捞面条巨难吃,我妈和她的同事们都不爱吃,

于是每逢食堂做捞面,他们几个人就会约着一起去马路对面的店里吃炒面,

正巧那天是周六,我放假在家,我妈就把我也带上,

我和她面对面坐在门口的一张桌子前,我正对着门口,点了一份炒面和一碗鸡蛋汤,我妈有经验,炒面太干,吃完喝点汤才舒服,

我记不起我之前有没有吃过炒面,但那一次真的太好吃了,可能不只是味道,更有一种母女间的亲切和融洽,

一份炒面量很足,炒面在白色的平盘上堆成了小山,面条被炸得呈黄棕色,泛着油光,一看就知道口感酥脆,

面条里均匀地裹着绿豆芽和肉丝,顶上撒了几根香菜,用筷子夹上一口,肉的香味、豆芽的清爽和面条或酥或软的口感混合在一起,好吃极了,

忍不住第二口、第三口地夹着,吃完胃里有点油腻,再喝上几口放了白胡椒粉和醋的紫菜蛋花汤,瞬间油腻感消散,头上微微冒汗,全身跟着舒畅起来;

……

这样一一写下来,才发现能回忆出来的好味道有很多很多,我想,应该回味的不只是饭菜,更是当时的一种美好氛围吧。


尽管对于好吃的,如数家珍,但是我仍然不觉得自己跟美食有什么关系。

直到几年前,我们一家三口去云台山玩,

当时就想着要去住美美的民宿,爬冬天的雪山,顺便期盼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可以体会山中玩雪的乐趣,而美食并没在我的计划之中,

到了目的地,我们走街串巷终于找到一家阳台上有竹椅板凳、门窗用木雕包边、摆着宽大的铁艺床、墙面是淡雅的蓝绿色、田园风格的民宿,我很开心,

但是耐不住到了饭点,饥肠辘辘,我们三个下楼来到正街,准备尝尝当地的特色,

正街很长,一路下坡,两边全部是饭店,饭店门口无一例外站着一两个围着围裙的服务员,在热情地招揽过往游客,

“想吃点什么?里面坐吧,米饭面条什么都有。”

看到这一幕,我眉头不由一皱,在我看来,过度商业化意味着宰客是常事,我对这些热情的服务员当然是避而远之,

可是从坡上走到坡下,尽是如此,无奈只好选择一家,

那天虽然无雪但是很冷,路面的水洼都结了冰,我一心想吃个热乎的暖暖身子,于是点了一个煲,又点了一个素菜,

具体里面有什么、吃起来什么味道,我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凡是在我心里留不下印象的都是不好吃的、不惊艳的,

我只记得,之后我们仨再也没去外面吃过饭,都是买了零食、泡面在住处吃的,

而且自从那次返程之后我对云台山满是排斥和差评,

但是仔细想想,到底在排斥什么呢?

住得满意、景色不错、雪也玩了、山也爬了,只有一样不满意,那便是饮食,而这一个不满意居然能掩盖掉其余全部,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我才真真体会到,或许,自己对于美食或者说是美食氛围感很推崇。

最近一次有相同的感受是在上周五,下午接一休放学时,想起朋友推荐的一家离学校不远的烧饼铺,我就想着要去尝尝,

摸索着终于找到后,看着小小店面前簇拥着的人,我就忍不住血液沸腾,味道肯定差不了,

等了十分钟,我终于捧起那包刚刚出炉的小酥饼时,忍不住趁热尝了一个,太好吃了!

外面一层面皮极薄,由于刚刚出炉咬上去酥脆酥脆的,里面的馅是粉色的肉糜透着小葱的翠绿,鲜嫩可口,似乎有汁水在口中流淌,吃起来却香而不腻,

我站在路边边吃边眉头上扬疯狂点头,如果有过路的人恰巧在寻觅美食,看到我的样子一定也会上前买上一份吧。

一路上我骑着车,不自觉地神采飞扬,感觉身心都因着这美味得到了慰藉,甚至那条偏僻的小路在我的心里也有了红色的标记,

蓦地意识到,我与这座城市的联结又加深了。


总之,

我是美食的朋友,

美食令我回味,

美食使我沸腾,

美食带着亲人的气息,

美食也丰富着我的生命体验,

让远在异乡的我,没那么孤单。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美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