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了今天,就放过了主动,放过了充实,放过了幸福,放过了自豪,放过了成功。拖到明天,便拖来了懒惰,拖来了烦恼,拖来了懊悔,拖来了空虚,拖来了不幸。
——魏书生
时间是个常量,要赢得它就必然从自己身上挖掘潜力。与一般珍惜时间的人截然不同的是:魏书生始终以高效为目标,而绝不是简单地去挤占休息、娱乐和睡眠时间。
“抓住今天,抓住即刻”,这是魏书生对他历届学生的要求,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至今至少积累了以下几种操作方法:
一是以“明天的事要今天做,今天的事要马上做”为座右铭
凡重大的、预料之中的事一律纳入计划,严格执行计划;临时挤进来的事,需要马上处理的,也要立即做。
二是打消追求完美的思想
追求尽善尽美是许多人——特别许多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能尽善尽美,宁可不干。可是魏书生却认为:任何事情总要从自己那个不完善的基础开始做,在操作中完善。凡事总想尽善尽美了再干,则永不会有开始干的那一刻。
不管别人有多高,我要从我的基础做起。立即写、立即做,立即开始,失败了或者不完善也比坐着不动强。
三是克服犹豫拖拉心理
犹豫拖拉是人生的大敌,许多人的生命常常在犹豫拖拉中流逝。魏书生总结说,他以前做事,如果两件事谁先谁后关系不大,却又犹豫不决时,便自己掷硬币选择:正面为A事,反面为B事,将硬币往空一掷,哪面朝上便立即去做哪件事。
治拖拉最简单的办法是数数:早晨不爱起床,醒了,又需要起,就数“1—2—3”,数到3立即起来。
非回复不可的信,又恰好有时间,却还想拖,也用这个法儿,数完3个数,立即动手。
写稿时,因接待来客或处理其它事务,思路中断,想拖到明天写。一想不行,数3个数坐下来,摊开纸笔,马上动手,思路也就接上了。
四是不放过5分钟
只要没到休息时间和锻炼时间,就不轻易扔掉5分钟。为追求高效,魏书生当教导主任和校长从不坐办公室。他带的班,教室后面的一角,有一张学生短课桌,这是他办公和写作的地方。曾有过这种情况,离放学还有5分钟时,魏书生还在伏案写作。他发现有的同学收好了书包,开始准备回家了,就说:“5分钟,请大家不要白扔了。能背一个单词,写一句话,画一个图形,不也是白拣的吗?”
在魏书生看来,白拣的这5分钟不能单算时间账,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自觉利用边角余料的习惯。有了这种好习惯,就抓住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5分钟、8分钟、10分钟,就会使生命之火燃得更旺。
谁都无法决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活多久,可每个生命的质量高低却由自己把握,一个健康人的生命按70岁计算,扣除不懂事和生命结束前两个不能把握自己阶段的10年(最低数),余下的60年中,再去掉吃饭、休息、睡眠时间,每日可支配的工作、学习、娱乐、锻炼、社交等正当、必要活动时间以12小时计,一生仅有262800小时,约有10908个整天,不算长。如果任凭一个个的5分钟在扯皮中消耗,在等待中流逝,无异于降低了自己生命的含金量。
后来,魏书生就引导学生用班规或开展活动把这个思想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抓住游离于整块时间之外的每一个5分钟。如开展几个“一”活动,人人自觉在上下学路上或大型集会之前记住一个英语单词、背会一首诗,等等。
魏书生自己则更是惜时如金,精打细算。到外地讲学、上课,用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小时他都舍得,可这么多年来,无论哪级领导来单位,他都极少陪饭。近年来一向俭朴的魏书生家庭装上了电脑、传真机,为的是办公更省时间。他的住宅电话也配上了自动显示来话号码和通话人姓名的装置,没必要当时通话的就干脆不接。
五是临事立即启动大脑
大脑这部机器有个怪癖:如果临事不积极启动,即使再好使也一事无成。这听起来是废话,反映的却是自然规律。现实生活中当一揽子事务摆在面前,都需要处理的时候,临事而迷、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实例并不少见。结果,时间在茫然中溜走,留下的是空虚、恐慌、烦躁、苦闷和遗憾。
魏书生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每遇这种情况,刚开始不要做太难的事,更不要思考过于深刻的问题,而应该先拣容易的较小的事情做,要紧的是让大脑这部机器尽快动起来。
就难和易而言,开始先拣容易的做;就大和小而言,开始先挑小的事情做;就把握程度而言,开始先挑自己擅长的做;就感情好恶而言,开始先挑自己喜欢做的做。
这样,大脑动起来了,有了个好的开端,后面的难事、大事、不喜欢的事才能做得快。大脑一旦启动,绝不中途停止,只要一步步、一件件踏踏实实地去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魏书生认为,应该尊重大脑的始动原则。大脑刚开始动的时候,要战胜原来静止的惯性,甚至要战胜原来向不良方面动(诸如过度贪玩,沉湎于一些损害健康的娱乐活动)的惯性。此时若不尊重始动原则,目标定高了,一开始便加速,那完全可能发动不起来。
动起来了,虽然慢点,也是克服了静的惯性,开始有了动的惯性,这时再逐渐加速,感觉做同样的事要比原来省力得多。人常常是自己习惯的奴隶,好习惯一旦养成,难做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六是品尝“生命最后一天”的滋味
那年在盘山电机厂,魏书生面对没完没了、不断变换花样的政治迫害,越来越烦恼。一天,他忽然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也许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吧!
这样想来,满腹的烦恼反而淡化了,感到天从来没有这样蓝,看云卷云舒也比往常有情趣,花更红,草更绿,水更清。过去带着烦恼从未认真观察过的世界,在准备离开它时细看竟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当然,那时想得更多的还是该为那些在危难中援救过自己的人们抓紧做点什么,也想抓紧时间对这个自己生活过的世界说些什么。
结果,那一天魏书生办了不少实事。挨完批判后,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他还写了4000多字的书信、材料。
风雨过后,回顾那段经历,魏书生感慨颇深:在逆境中,那样大的负荷真是难以承受,而当时居然承受住了,也许正是由于实事做得多,心灵反倒获得了解脱。
后来,魏书生又多次自觉去品尝、回味“生命最后一天”的滋味:假设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该怎样深情地眷恋这个世界?又该怎样为别人,为世界多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又该怎样珍惜这每一分、每一秒,怎样让每分每秒都在做有价值的实事中变得更有意义?
用实际行动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一天的效率就比往常高得多,心情也容易变得豁达快乐。因为今天活得有意义,而活下来一看,今天并不是最后一天,于是心里越发敞亮,第二天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更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魏书生称自己是时间乞丐。他说,要想不虚度此生,就得从抓今天,抓即刻开始。抓今天,抓即刻,非但活得不累,相反地,与那些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的人比,在心理上要轻松、愉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