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味儿太浓了 - 草稿

同事们常常评价说我设计的心理课“班会味”儿太浓了。比如上一次设计的一节爱情课,一位同事尖锐的指出:这节课设计的很新颖,学生也很受教育,但你就差点把“不要谈恋爱”给说出口了。

事后想,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我的班主任身份不无相关,但也与我的专业钻研不深紧密相关。

那么心理课和班会课有什么相同性和区别呢,为什么一不小心就把两者混为一谈呢?我觉得这两种课程还是有很大的共性。

第一,主题很容易雷同。心理课涵盖的话题,往往班会课也会涵盖,比如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情绪管理等等。

第二,方法上也很相似。像心理课常用的认知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体验法等等,这些班会课也会采用。

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班会课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共识,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而心理课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不追求达成一种共识,而是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做结论,而且尊重基于不同的体验允许有不一样的结论。也就是说,一种是辐合式的,一种是辐散式的(我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会味儿太浓了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