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的心理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小时候偏爱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影视,长大后却越发觉得无味,偶尔看电视却是在寻求共鸣,寻求自我,但那毕竟是演戏,生活的点滴远比之更加复杂,更加细腻。

于我而言,看书或是看影视剧出奇一致的根源是因为一句话,亦或是一种价值观,如若探究其更深的原因,那便是共鸣,因为关乎我当下的心理,或是对过往的感悟,亦或是对未来的期许。


救赎的心理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因为这句话,我去看了《猎场》这部电视剧,个人感觉是一部高情商的作品,剧中的人物设定都是聪明的,不需要说得很直白,眼神和微动作就足以互通。


我们都是生活在当代背景下的小人物,flags可以很完美,诸如早起、减肥、自学、看书、赚钱……但是大部分人都坚持不到十天,而那些坚持下来的人要么是纯粹的心性(未经过社会大染缸浸染过的),要么是有故事的同学,在我看来无非是这两种。

自嘲其实是自我安慰的一种催眠方式,所以我特别喜欢胡迁(化名)在《大裂》中的一句话:所有人的耐性最多坚持三天,三天之后,该回到床上躺着的人还是会回到床上去。


然而,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的挣扎,我们会不断地立flags,不断地失败,直到迎合到一次属于自己的契机,那便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人,即便成功了,但是会付出自己同等弥足珍贵的代价,比如直到亲人躺在医院里你却身无分文,手足无措;比如年迈的父母独自在千里之外的农村里体弱多病你却无能为力……所以啊,我一直不喜欢这样的契机。

在我的印象中,“ 救赎 ” 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中出现比较多,但这不重要,因为它代表的不是这个词本身,而是一种改变自己并且能够坚持下去的信念,或者说是方法,亦或者说是感恩,无论怎样,它都能够带着平凡人走向安稳的终点。关于这个终点,我也特别喜欢歌手李健的见解——人其实不需要大风大浪,安安稳稳过完一生就很重要。当然从他的话语中,还有没说出来的一半意思:安安稳稳是身体的归宿,李健的精神归宿在于音乐和书籍,所以我希望我们平凡人在终点这个平台上恰巧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 “ 音乐 ” 和 “ 书籍 ” 。


救赎的心理如何找到积极的心理暗示

铺垫了这么久,总算进入正题。

救赎心理,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那便是负罪感。

《猎场》中,郑秋冬为何如此看中德行和信用,因为负罪感,因为曾经冒名顶替过他人的身份,曾经欺骗过他人。“ 救赎的心理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 这句话是他对赵见蜓说的,一个欺骗过他但却有着孝道和痴情的男人,表面上是以德报怨,但我觉得并非如此,这更像是郑秋冬对自己的救赎,因为赵见蜓就像是那个曾经的自己,他想救赎的是自己。


或许有人会反驳,小人物能有多大的罪可负。

其实不然,生活中诸多的点滴负罪感,比如父母是农民或者是从事不体面的工作,开家长会时总是谎称父母忙没时间,实则是怕父母给自己丢脸;又比如发小被地痞流氓欺负,因为软弱,并没有出手相帮……仔细回忆,诸多平凡点滴都能够让自己拥有负罪感,只等有朝一日,实力强大,好好地补偿一下那些在你心底有着亏欠的人。

言尽于此,但愿我们都幸福着平凡,都有亲友相伴,毕竟时光消逝得太快了。

最后不要忘记拼搏的初衷便是安稳,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在有 “ 音乐 ” 、有 “ 书籍 ” 的终点停下脚步,以毫不费力的速度享受这安稳,切勿再拼命奔跑。

你可能感兴趣的:(救赎的心理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