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分别与执念

4.1.4边界分别与执念

为什么我们一见老师就发慌,为什么我们一遇尴尬就掩饰。当我们识别出自己见到的事物是老师时,过去的经验和认识会加入进来形成喂狗反射,组成一个基本识别过程。以前我们见到老师要礼貌,不礼貌要被老师说的经历导致我们见到老师就发慌。(这其中其实还有一个更细的机制,即事物与我们的感受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在以后我们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参与影响的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角度是从我们见到像到识别出老师这个事物这个阶段,比如小明打了小刚,有的人将其判断为玩闹,有人将其判断为报复。这在于我们对玩闹和报复两个范畴的边界认识不同。因此我们对范畴的边界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下意识判断。所以要想获得对事物正常的反应,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范畴进行重新划定边界。划定边界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的过程。范畴的边界是如何产生的呢?以朋友这个范畴为例。有的人接受能在一起玩就是朋友,有的人接受只有长时间的互相了解才是朋友,有的人接受只有愿意帮你的人才是朋友,有的人接受人根本不需要朋友。虽然朋友这个范畴边界受教育影响,但决定性的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边界。我们觉得合理,符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我们就接受。因此我们重新划定边界时不仅在于证悟边界设置的合理性,还需要真正的践行体验让自己接受。

由于我们的基本识别过程中包含多次使用过去经验与认识的过程,这是我们对一个事物产生执念的根源,每个被识知到的事物都对应着一个由于过去经历和认识决定的反射结果,这导致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执念。当我们把这些反射结果当做是不变的或者规律性的对待时,一旦遇到变易,我们固有的印象,也就是我们认为的这个事物的存在意义就会与我们实际遇到的事物产生矛盾,从而给我们造成困惑。比如对于老师,我们在小时候体验到的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严厉,总是批评我们,还要求我们对他有礼貌,不打招呼还生气。因此后来当我们识知到老师的时候,我们认为的老师的存在意味着严厉,束缚等。但老师是一个变易的事物,我们遇到一个新的老师,和蔼可亲,不再要求你很多,我们在遇到这个新老师时,心中就会产生困惑,我们想要与新老师亲近,但是我们脑海中一出现老师这个概念就会立刻产生原来的那些存在意义。新的印象不能替换旧的印象,是因为旧的印象中具有让我们拒绝接触的因子,我们不像以前那样接触新的老师,旧的印象就无法被替换。因此对任何事物不留存执念的关键就是一定要重新完全接触,体验,才能摆脱旧执的束缚。当我们识别出老师时,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们立刻觉知到的老师的存在意义都是变易不实的,不应固持。这些对事物意义的设定都是我们过去经验的结果,就像狗不吃饭我们就打他,它到点不吃饭就会被认为要被打,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跟狗一样,多次这样的经验后我们就觉得这是恒常不变的,即使后来我们不打它了,它依然能够识知到这一点而感到害怕。

那么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固有印象是怎么跟事物联系到一块的呢?比如我们遭遇尴尬就会觉得会被人笑话,从而想要掩饰。尴尬与会被人笑话,轻视是怎么联系到一块儿的?比如你在课堂上读书读错了,有的同学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有的同学会觉得尴尬。那究竟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呢?读错书是很多人都会犯的小错误,但是如果被人听到,有些人笑笑而已,有些人却抓着这个小毛病大做文章。比如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可能就会拿这件事对你鄙视。有的人正是看到了这部分人的表现才将读错书看作会受到鄙视的证据,有的人将那些只是笑笑过后就忘了的人的表现当做读错书不会遭到鄙视的证据。这表现了,一个人对轻视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某个事物的存在意义判断。也说明一个人身处环境的不同,周围人个性的不同会让我们经历产生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有很大差异。有些人因为其他的一些执念,喜欢用世界是险恶的来揣度遇到的事,有些人喜欢用世界是善良的来揣度遇到的事,看待问题自然会有差别。当然最好不要执着于任何一方,因为本身读错书会不会被鄙视就是一个变易的事物,我们不能把它当做不会被鄙视也不能把它当做会被鄙视,因为这两种观点都会错把变易当不变。

我们知道执念体现为我们识知过程中过去的经验和认识,那么我们说的不去执着的做法对我们的识知过程有什么影响呢?比如当我们生气时,我们说我们不要执着,这个时候我们会试着不去执着,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怀着某个欲望去完成新的识知其实就是用不去执着包括我们识知生气的过程。

我们知道神经网络都有一个训练的过程,训练使用了过去时间采集的数据。同理在上面的识知过程中两种解释中的基本识别过程都可以类比神经网络,区别就是第一种解释识别到狗的时候经历了多次基本识别过程,第二种解释识别到狗的时候只经历了一次基本识别过程。在每一个基本识别过程中都有过去经验与知识的参与,这表明我们对知识的调用并不是搜索相关知识得到的,也就是说当我见到一只泰迪狗时,我们并不是在脑袋中搜索一遍眼前的这个东西跟什么最相符从而知晓这个东西是泰迪狗的,我们对泰迪狗的识别犹如一个绳子的两端一端系着我们眼前的像,一端系着泰迪狗,当拉动一端,泰迪狗自然被识别出来。我们发现过去的经历与认识在我们的识知阶段已经起作用,紧接着识知过程的是一个喂狗反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过去的经历与认识在起作用。比如我们如果以前被狗咬过,当我们识知到狗时我们会心中一抖,这样的一抖就是过去对被狗咬的记忆,这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和认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神经网络过程。进一步我们经过这么一惊吓立刻又识知到自己的畏惧情绪,对畏惧的识知是依靠我们的触觉,不同于视觉受到记忆速度的限制,使我们不能判断识别经历了几次。我们对畏惧的识知应该只有一个基本识别过程。当畏惧发生时我们立刻就感知到了,进一步畏惧被识别后也会经历一个喂狗反射过程,我们识知到畏惧后立刻想到不应该畏惧。当不应该畏惧的意识形成之后,我们进入问题怎么解决的阶段。从看到像至此的识知过程算是一个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意识经历了是什么的分别过程,为什么的反射过程,怎么办的疑问过程。在这个大的阶段内我们可以干预的过程有很多,比如我们被狗咬的经历为我们的识知过程增加了一个对狗的基本识别过程,让我们对狗有了条件反射式的害怕。我们想要解除对狗的畏惧心理的欲望为我们增加了对畏惧的基本识别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还可以继续增加,但显然增加越多的基本识别过程就会增加我们的反应时间,我们看起来越迟钝。这一阶段完成之后我们会存有一个怎么办的疑问,我们的意识会继续进行下去。下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为思考过程,如何消除恐惧成为这一阶段的起点,我们可以称这个起点为一个欲望,或者一个动机。在以前我们总将欲望当做分析的起点,将行为当做分析的终点,现在我们知道了欲望之前有一个识知过程。现在从这个新的基础上再次分析欲望到行为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界分别与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