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用了三个部分来讲述爱情的理论,今天读了第一部分。确切地说,是昨天和今天完成了这一部分的阅读。初看这个题目,对于“生存问题”,我想到的是繁衍,但又觉得这个理解过于浅薄,如果只为了繁衍,动物之间也可以通过XXOO来实现种群的延续,难道它们之间也有爱情吗?
爱情的每一个理论必须要以人的理论、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
本章开篇就界定了爱情只存在于人类之间。动物之间的XXOO和亲密行为是什么,作者把它叫作本能。
人,生而孤独。
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孤寂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意味着一筹莫展,不以把握世界、事物和人;意味着世界把我淹没,而我只能听之任之。
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
不同时代和文化中的人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一种途径是纵欲。例如自我引起——或借助于毒品——的恍惚状态就是一种形式的纵欲。性纵欲亦然,并有部分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同一组人保持一致,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同其他人的结合,这也就是政治体、宗教、国家的来源。还有一种方法是创造性的劳动,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手工业者的劳动都属于此类。在每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中劳动者和对象合二为一,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同世界一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可以通过以上这些途径达到人与人的统一,从而克服孤独感,爱情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它为何会冒出来呢?
上面提到的,通过纵欲达到的统一仅仅是暂时的,所以需要不断地重复;通过同一组人同一和适应这一组人达到的统一既不强烈也不激烈,不足以缓和对孤独的恐惧;而通过创造性劳动达到的统一只是人与物之间的统一,而非人与人之间的。
这下,爱情可以闪亮登场了。
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之所以说爱情是积极而非消极的,是因为它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用一另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这里对应了昨天的部分: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
“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从物质上来说,“给”意味富有,一无所有的人没有能力给予别人任何东西。更重要的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讲,通过给,不可能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一个给的人,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爱情更是如此,相信爱过或爱着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除了“给”以外,爱情还有一些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关心和关怀还包括爱情的另一个方面,即责任心,它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的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意的答复;而尊重,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不是惧怕,也不是控制和奴役,是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人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以尊重对方,作为爱情要素之一的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
德尔斐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表达了我们要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愿望。而人类正是在爱情中,在献身中,在深入对方中,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
最后,作者谈到了爱情还有一个更具有生物性的要求:阴性和阳性的结合。性别上的差别迫使人们寻找一种特殊方式的结合,即同异性的结合。男子和女子只有在阴阳两极结合中才能找到内心的统一。对于同性恋爱的问题,作者作了说明——同性恋爱的变异是达不到两极结合所造成的,因此同性恋爱者永远不会脱离孤独的折磨。同性恋者同不能施爱的异性恋者,都实现不了两极的结合。这对于世界人口2%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但《爱的艺术》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56年,距今已经60多年,随着对“爱情”研究的更加深入,这个观点是否会有所变化呢?
这一部分的阅读有些困难,纯粹理论的东西,虽然是一句一句地啃了,但感觉远比骨头难啃,即便是啃得津津有味,还是处在一种“看似懂了,实则迷糊”的状态,更多的时候则是根本不知自己还没有懂、不懂在哪里。不过读过总会有一些印记,神经突触也多少会增加一些联接,也算是有所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