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理解!

提起“斯特里克兰”,可能大家不知道是谁,但是说到《月亮与六便士》,大多数人应该都是知道的,即使没有读过,至少也是听说过这本书的。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想象的就是这本书关于金钱的一些讨论,也许是一个贫困潦倒的人一生。为什么这么想,我也不知道,可能这个书名给人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吧!

《月亮与六便士》讲了一个年近四十的证券经纪人,有一天突发奇想想要追寻儿时的梦想,于是就抛弃妻子,远走他乡,虽然一生贫困,但是一直坚持画画的事情。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主人公放弃比较不错的生活,去追寻所谓的梦想------画画,我是比较懵逼的,这是没事找事吗?因为主人公已经不是二十多岁的少年,而是一个有稳定工作,有幸福家庭的中年男人。

我在书中一直在寻找让主人公忽然转变的原因,但是看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想要追寻自己的梦想。而我之所以一直想要寻找主人公为什么忽然转变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因为这么做显得太傻了。在潜意识里认为追寻梦想是少年才会做的事情,中年以后,不就应该老老实实的过安稳日子嘛!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月亮”和“六便士”代表的是什么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远方与苟且”。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六便士”,追求的也是“六便士”,也许心中还是有“月亮”的,但是在“六便士”面前,月亮就没那么明亮了。而主人公就是在四十岁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心中的“月亮”,他选择了去追求“诗与远方”。

有人可能不认同,也有人可能比较钦佩,这就引出一个很古老的问题“到底什么才算是成功?”是像主人公没有追寻梦想之前那样,工作安稳,家庭幸福是成功;还是像追寻梦想之后,一生为其梦想而生活是成功?

有人觉得赚很多的钱就是成功,他享受钱带给他的那种满足感,就像《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面对一墙壁的钱,即使不花它,看着也是舒服的。

有人觉得毕生致力于一项事业就是成功,就像前几天刚刚去世的高伯龙同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而他被人民日报称为“国家脊梁”。

其实“真正的成功,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过一生”这也许就是《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想表达给我们的。 

前几天看了《寻梦环游记》,在影片的开篇就讲到米格尔的高祖父为了追寻音乐理想而远走他乡。这一幕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情节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当然,到最后,我们知道米格尔的高祖父其实是想回家和妻女团聚的,只是被好友毒害,最后才死于他乡。这一点自然是和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不同的。

两个故事的结局虽然不同,但是其实两个人都在追寻自己心中的“月亮”, 斯特里克兰喜欢画画,想要成为一个画家,所以毕其一生的精力在作画上,即使抛弃妻子,即使贫困潦倒;而米格尔的高祖父虽然一开始是想要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但是最后还是想要回归家庭,这说明他心中的“月亮”其实还是家庭。影片的结局自然是大团圆结尾,米格尔的高祖父一家团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月亮”,只是有的人一直在坚持,有的人可能已经忘了,还有的人暂时没有找到罢了!

即使去追寻“六便士”“也没什么关系,毕竟”月亮“与“六便士”不都是目的地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想要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