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的时刻》—张悦然的创作总结
一、人物
1.情感的支点
希望和小说里的主人公能够共情,这个称为“情感的支点”。作家通过情感的支点,将情感注入人物的身上。
选择把情感支点放在那些和你连接最多的人物上,让你和你的人物灵魂更多地重叠。
2.敌人的馈赠
我们应该让小说里的每个人物拥有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是由他的出身、过往、情感和性格建立的,表现为他的诉求和欲望。这个立场越牢固,我们的人物就越有尊严,也越有魅力。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主人公不是完美的,他的价值观当然一定会受到质疑和挑战。所以他需要“敌人”,但“敌人”并非恶人。来自“敌人”的质疑和挑战是一种馈赠,它将会为主人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做出改变提供契机,而我们所渴求的真理也总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现身。
二、冲突
1.不稳定的关系
一段关系里的脆弱和不稳定性是非常迷人的。它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有人需要它。而它的脆弱是因为每个人的人性都在变化和移动,一个人往这边移一点,关系可能更稳定,往那边移一点,关系则可能崩塌,在这些关系里能够看到人物内心的摇摆和不确定。
在很多关系里,我们不能做自己,而是要去扮演某种人格,这个人格与真实人格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它也会带来潜在的不稳定性——我们是否能够永远扮演下去呢?
2.魔鬼的名字
最可怕的魔鬼是那些没有名字的魔鬼,最大的恐惧来自我们并不知道恐惧的原因。一旦它被命名,得到确认,威力就变小了。
文学是魔鬼最为活跃的一块领地,在这块领地里,魔鬼仍旧保持着他们的威力,展示他们的魅力。
三、情节
1.内心的共振
只有与人物的内心形成共振,这个情节才会彰显出丰富的意义。有的时候,情节就是主人公内心的震动。
忽然对眼前的生活有所省察。这种省察未必有用,但是因为那个惊醒时刻作用于读者心灵的力道很重,无法撤销,所以最终的结果反倒没有这个惊醒来得重要。
2.顿悟的时刻
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某个时刻,通过顿悟所揭示的不再是个人处境的真相,而是某种更大的关于存在的真相。
作者刻画的每一笔,都在约束人物,建立起边界。而到了结尾,作者所追求的却是最终边界消失的那个时刻,读者跨过人物,穿越故事,来到一片自由广阔之地。为引领读者抵达那里的使者,人物的使命已经完成,陷入了沉默。他们的意识就此熄灭,却并未终结,因为读者代替了他们,接过了他们所思考的问题。
三、视角
1.较远的观察者
上帝视角,站在云端俯瞰众生,主人公本人是否懂得,并不重要,只要读者明白就好了。
人物视角,用主人公的视角审视他者,感知世界。想表达的道理和彰显的意义,不再游离于故事,凌驾文本之上。
距离人物越近,观察范围就越小,当然也可以看得越发清楚、细致。而想要观察范围变大,就必须拉远距离,以便让更多人物入画,相应的代价是,和主人公隔开的距离太远,读者无法移情。
2.被蒙敝的心
限制性视角,将视角局限于单一的“意识中心”。
不可靠叙事,有保留地相信。
四、结尾:虚构世界的合拢
小说结尾并不是逐个安置人物的命运那么简单,理想的结尾包含着必然性和偶然性,既合理又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