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方向的人,也要做有耐心的人;做有激情的人,也要做有套路的人。
=====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找对套路。
在任何一个你想进入的领域里,最开始你自己也不太熟悉时,快速找到比别人更快成功的路,到底要用什么方法?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套路。
=====清晰定义你的个人品牌
我们常常去谈打造个人品牌,实际上个人品牌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概念。请读者朋友们想一下,大家天天都在聊个人品牌,我倒是想问一下你们认为个人品牌是什么?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里面有一个Smart原则,它要求把目标变得非常明确具体,要可以量化,然后可以分解,有截止日期,这样才能客观评估这个目标是不是一个好目标。
我觉得谈个人品牌时,要先学会先把它清晰化?
=====我提出要定义清楚两个问题:
1.请问你们准备选择哪个方向做个人品牌?
2.请问在你们选择的方向,拥有个人品牌的标准是什么?
“吉吉21天打卡群”群主吉吉妈和我有这样一段对话——
吉吉:有自己的书,畅销。
大叔:很合理,请问什么是畅销?
吉吉:卖了50万册。
大叔:好,开始明确了,但我必须说一句,卖50万册很难啊。
吉吉:50万其实是瞎说的,10万都战战兢兢啊。
大叔:你没有提出是什么方向的书,还有你现在没有书稿和出版社,那么如何保证在今年下半年内就出版,争取明年拥有一年销售周期呢?
吉吉:那改成我要在2017年,出一本在斜杠妈妈领域年销量有10万的书,这样呢?
大叔:这样子已经明确很多了。但是我想问一句,在这个领域,过去这么多年,有卖到过10万的类似图书吗?
我告诉吉吉,一开始她说要出一本畅销书,但并没有说是哪个方向,这是第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做个人品牌和吉吉一样,对定位选择其实是模糊不清的,这会导致在个人品牌建设过程中不断摇摆,从而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
其次吉吉提出畅销书的标准是50万册。这在图书销量上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目标。我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我的PPT图书,一共有四本。从2010年卖到2016年,用了六年的时间大概卖了50万册,这大概是国内卖得第二好的,卖得的最好的是《别告诉我你懂PPT》。那么再看卖50万册这个目标,你还觉得现实吗?
如果我是吉吉,我会把这个目标明确为:
我要在2017年出版一本关于斜杠妈妈领域的图书,书要在业内获得很好的口碑,争取一年内卖到一万本,为我打造个人品牌垫下第一块砖。
这就叫一个合理的,可以跳一跳、努努力就够得着的目标。
=========找到目标领域的牛人对标
我发现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在他想切入的领域里到底有哪些牛人?牛人成长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哪些可以借鉴?哪些不能复制?
我问吉吉有没有研究过那些已经成功的或者打造了个人品牌的斜杠妈妈。比如在日本有非常多的斜杠妈妈,她们讲时间管理,讲整理物件,讲《断舍离》,都非常受欢迎,在这方面打造了个人品牌。
日本麦肯锡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妈妈,叫胜间和代。她养了两个孩子,一边工作一边考证,差不多每年都能出好几本书,不仅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丈夫小孩照顾好了,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还有另一个顾问吉田穗波,也是一个很成功的斜杠妈妈。
一个牛人,他多多少少会把自己的故事通过励志的方式讲出来。如果有心搜索的话,并不难获得这些信息。
但很多想做斜杠妈妈的人,根本就没有对这样的牛人做研究功课,了解别人怎么做到那样的成绩。如果这些功课我们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就能复制成功?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评估别人哪些优势是你无法模仿的
很多人一说到成长就条件反射一样去思考,我还有哪些地方不足。这样的思考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是所有的不足你都能够改进。
比如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能打造出“秋叶”这个品牌,你哪来那么多时间?
当然我在时间管理上比普通人强一点,但是有一点很多人比不了我,我不用做家务,而且我刚好在高校里面工作,学校里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所以我可以在不影响工作、不照顾家庭琐事的情况下,专心运营自己的网络品牌。
而我非常清楚很多中年人,一方面要处理单位的事情,一方面还要解决家里很多事情,这样他的注意力就不能全部集中在自己的事业中。
大部分人不是比我能力差,也不是不如我有才华,而是每天的生活把他的优秀都打磨成平庸。
我看过太多别人的案例,才明白大部分人很难复制我:我有时间。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成功,我说我娶了个好老婆。很多人以为我是在开玩笑,但是这是个很重要的事实,她帮我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让我完全没有顾虑地在前面奔跑。
=====依据成功人士经验,细化标准
有人讲,我要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培训师。
这是个愿望。要达成愿望你得了解要具备哪些能力。
比如吉吉说的,我要出一本书,斜杠妈妈方面的,要卖10万册。那么,跟斜杠妈妈有关的书到底有哪些出版物?买回来看,一本一本地看,然后问自己,我能不能写得过她?如果你发现有些人写的书非常好,但是卖不掉,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只有你了解成为个人品牌的工作质量标准,了解别人达到了怎样的水准,你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努力的方向:我要达到这个水平。
就像我们当年考研一样,我们要知道自己考到多少分,才有可能进这个学校。
一旦我知道需要考多少总分,我才能分解成英语多少分,数学多少分,专业课多少分,只要保证我能进来,有些科目我可以差一点,但另外的科目我就要非常非常有优势才行。
这个思维模式对打造个人网络品牌其实是一样的。
即便方向正确,但没有质量要求的努力,所谓坚持,也是自欺欺人。
要么加对圈子“傍大款”,要么有才任性做爆款
做个人品牌其实只有两个策略——“傍大款”和做爆款。
我们知识型IP训练营有一个狗哥,在上海,刚进营的时候,他叫自己“狗粮专家”。会诊中我们诊断说你不要叫专家,你要写那种有温度的文章,这样养猫养狗的人看了之后会觉得这是很有共鸣的文章。他一开始不接受,后来突然发现养狗是一件很有温度的事情,比狗粮怎样吃好玩儿多了,结果他的文章就写出感情了。
这种爆款文章能够在朋友圈最大范围地去传播,狗哥开窍后一个月就写出了三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这就加速他成长的时间,这个策略就叫傍大款。
傍大款比较容易让你获得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加入一些圈子,因为这个圈子有能量。
第二种策略就是做爆款。
如果你超级有才,对自己的能力特别自信,又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不会因为挫折打击而轻易怀疑自己,那你就一个作品、两个作品、三个作品,一款一款往下做,反正只要你做得好,做得多,更新频率又稳定,总有一天你会抓住别人的眼球,一下子你就能引爆传播。
这时候人们会注意到你,你的能量会快速变大,比靠平台硬推出来的人能量要大得多,因为你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自带光环。
等有一天你成功了,过去所有你跳进去的坑,都会成为你将来伟大的故事。
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有什么样的天赋,然后走怎样的路径,我觉得一般的人更适合加圈子傍大款,靠自己做爆款,这个难度太大了。
=======围绕个人品牌第一步做长期计划
做个人品牌得有一个长期的计划,比如在三年内如何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去实现。
吉吉说她明年要出一本书卖10万册,假设这本书还没有写,分解一下就是一个三年的计划。
一般来说一本书从开始构思大纲到出样章、得到出版社认可,再到把所有书稿写下来,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这对于写第一本书的人来说已经是超级快了,很多人一年还没有写出来。
写书跟写博客、写微信文章是不一样的,它需要你把所有的内容结构化地整合起来,很多人在写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就假设到了今年年底吉吉已经把这本书写完了,跟出版社把合同签了,这已经非常快了。
但是问题是这本书能够在明年6月份出版已经很快了。1月走完流程,2月春节什么也干不了,3月核对排版和封面,4月交给印刷厂印刷,大概5月就可以上架了,上架的周期呢,因为新作者没有名气,出版社不会特别地赶,大概在5月底能上架,这样能够赶上每年最好的“6·18图书大促”,这已经是非常快、非常好的节拍。
即便你的书在6月出版,那么你也只有半年的销售时间。一本书如果能够在半年卖到一万本,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就是,我的书大部分也只能做到保底一万本销量,你想让它发行到两万本对我来讲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像彭小六到处跑、到处推他的新书《让未来现在就来》,他要不到处跑的话书也卖不掉,跑出影响力和口碑了,书才能慢慢变得畅销。
你看,一本书就差不多三年了,你要很耐心地做一个三年计划。
如果你有一个更长远更平和的心态去建设个人品牌,就可以避免很多很多麻烦。
=======给个人品牌计划设置验证点
你觉得自己有能力hold住这些事情之后,就要设置一些验证点。
吉吉想要出书,那她就得先开始写一章,先看看跟外面卖的书相比你能不能写得更好。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快速评估吉吉有没有能力写出一本合格的图书,而且不需要花很大的成本。
很多人在自己的计划中并没有设置这个验证的环节,我们说路径和目标一旦定义清楚就不要轻易改变,但是计划可以调整,做得快的可以加速,做得慢的可以放慢节拍,等能力慢慢跟上来了我再加速。
别人用五年出名,我用七年,七年不行,我用九年。
其实用一辈子来看,早两年和晚两年不是那么要紧,一个人只要做到一定高度了,后面的故事都差不多,你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错过很多事情。
做有方向的人,也要做有耐心的人;做有激情的人,也要做有套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