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离家出走时,弟弟刚到读幼儿园的年纪,所以他从小就被奶奶抚养长大,因此他对奶奶有着极深的感情,也因为从小缺乏母爱,弟弟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状态。
在2年后的夏天,父母诉讼离婚,他被判给了妈妈,1个月后又被妈妈抛弃在我们村口,刚回来时,他不和我们说话,没有人知道在妈妈那里他经历了什么。
7岁的年纪,我想他也什么都懂了,内心也很痛苦,为什么我们要抛弃他让他跟妈妈走,也可能内心充满了埋怨,但是他从未说出口。
后面他才淡淡释怀,开始和我们说话,但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任何对于妈妈的回忆,再也没有提起过“妈妈”这个字眼。
随后他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弟弟遇到了一位非常严厉的班主任,用弟弟的话说每天都对他们非打即骂,由此让他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在那几年里,他上学就跟上刑一样困难。
他升一年级时我刚读中专,暑假期间他们的班主任在邻村办起了补习班,随后每年的暑假都一直办,奶奶为了弟弟的学习成绩,说什么也要他上。
在那2个月里,送弟弟上补习班都是一件困难事,通常要我和奶奶2个人去送,对他连拉带拽,在补习班门口他就是保持着扒车的动作不肯松手,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在同学们的配合下把他带到班上。
后面有一天我去接弟弟,他们班主任找我进去一下,原来是让弟弟回答问题没答上来,老师打了我弟一巴掌,头磕在了旁边的电视架上,有一个1厘米左右的伤口。
叫进去就是告诉我一下,那时我15岁,自己也还是一个学生,我也不敢说老师什么,就把弟弟带走了。回去后跟我大妈说这个事情,大妈说这种情况肯定要找老师,万一磕坏了怎么办。
大妈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在我家,没有人出这个头去给弟弟做主。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奶奶也经常跟老师说“老师你管的严一点,他做的不对就打两下,一定要把他出息出来”。
农村的教育环境,也没有几个老师会不打学生的。
老师也不负嘱托,确实更加关照我弟,把我弟安排在第一排讲桌前的第一个位置。只是我弟承担不起老师的这份“关照”,他选择了逃避。
在4年级时,我去了北京工作,和他交流越来越少,爸爸留在老家照看老人和弟弟,在那一年里,我弟开始了逃学,甚至是辍学。
无论怎么劝他就是不肯去学校,在后面的有一次我回家后,沟通了很久以后他才对我吐露心声。
原来从那个学期刚开始,他因为几次课文没有背过,老师就让他们几个学生只要上语文课就站在教室后面举凳子。
这个行为持续了1个学期,弟弟终于绷不住了,说什么也不想去学校了。弟弟因为无人诉说,无人给他做主,选择自己深埋心底,久而久之,终于到了爆发的这一天。
家里人只会说一定要读书,读书才能有出息,但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不读书。弟弟开始逃课,气的我爸更是天天打他,这也让弟弟更加铁了心就是不读书。
奶奶也是急的各种方法都用上了,连说带劝无任何效果,甚至是找人算卦看我弟有没有沾上脏东西,半夜起来烧纸送小人,也和多年的朋友因为我弟闹翻的不相往来。
爸爸开始让我弟吃苦,逼他懂得学习的甜。每天带他下地拔草,北方的天气也很热,弟弟什么都没有说,用爸爸的话说活儿干的比我爸都快。
最后只能作罢,同村的孩子也没有人跟我弟弟一起玩耍了,我家更是成了全村人的笑柄,哪里有孩子这么小不读书的呢?
我也没有办法,我当时能想到的就是给他转学或者带他看看心理医生,一直觉得弟弟的心态着实有些扭曲。
经过了漫长的两个多月,没有人在一直劝他去学校了。但在一个星期一,他竟然自己主动背起书包,自己骑车去了学校。
奶奶跟我说是之前给弟弟送小人没有送走,又问了人家算卦的才又重新烧纸送走。
到底什么原因我也无从得知,弟弟自己也说不上原因,也或许他不想回忆自己的过往。
总之,从那以后,弟弟上学没有在让我们烦心过,老师对他也是不管不问,从第一排移到了最后一排的角落里,直至小学毕业。
可以说弟弟童年我都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我一点都不怨弟弟幼时的不懂事,对他更多的就是心酸和心痛。
没有人教过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没有人教过我们该怎样和他人相处,没有人教过我们怎样做事才是正确的。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所以童年对于一生的重要性我们不得而说,很多人都在用一生来治愈自己曾经受过伤的童年。
这几年看着他的改变,更加的独立,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爱好,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开始通过在学校勇于参加学校活动、课外时间读书、练字等方式精进自己,开始懂得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说的应该就是自我疗愈的这些人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