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文|云起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这句话出自《孟子高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思,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个人品质上说,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从治理国家政治上说,是正已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下,虽令不从。”

今天对这句话特别有感触,是源于一位妈妈对自己家庭教育的分享。这位妈妈有事情要外出几天,就把孩子在这几天里要完成的寒假作业一一列表,在走之前叮嘱好孩子,出差期间也每晚打电话询问,孩子都说已完成,结果等妈妈回家一检查发现孩子作业还有点小尾巴留着,忍不住火冒三丈对孩子一顿臭骂。事后,妈妈反思自己的行为,一是大喊大叫解决不了问题,当务之急是让孩子赶紧把作业补好;二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自己做事情也喜欢留点小尾巴。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孩子就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最清晰的镜子,你的各种各样的习惯、毛病都会在孩子身上存在、甚至放大,你爱玩手机玩游戏,孩子也不会爱看书;你不喜欢整理房间、衣服东一件西一件的乱扔,孩子也会和你一样,玩好的玩具随手一扔;你不守时间,孩子更不在乎,想玩到什么时候就到时候。反之,你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首先自己得做一个这样的人。不然,你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呢?!

一直以来都希望儿子能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小到大也一直陪着他。小时候,每晚都会给他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读完睡觉觉;稍大一点,每周的固定活动去书店看几本有意思的绘本,从中挑一本最喜欢的带回家;上小学后,由我读给他听慢慢变成“亲子共读”再变成了“自主阅读”,儿子的书架也越来越满。每晚都会抽个时间和儿子一起看书,他看他的书,我看我的书,互不干扰。儿子读书的习惯也是这样养成的,他从不觉得读书是件枯燥的事情,每当他写作业累了休息一下时,就是从书架上找一本爱读的书翻看。

想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首先自己得戒掉手机,拿起书本。有一位朋友很苦恼说她儿子就是不爱看书,每天晚上要强压着才行,还得要她在一旁陪着。她呢,又舍不得手机,于是就耍了个小聪明,把手机夹在打开的书里刷微信刷微博。孩子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妈妈的书里有什么呢,于是看书就成了两个人的煎熬。在学校遇到一位家长说自己就是不爱看书,一拿起书本就想睡觉。如果你都是这个样子,孩子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有段时间,儿子回家总是会说同学的坏话,这个同学怎么怎么笨,考试才考那么几分,那个同学很烦,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小孩子之间闹矛盾,回来埋怨几句。后来,发现他几乎每天回来都会发牢骚,总是说同学的不是。我们尝试引导让他去发现同学的优点,他说着说着又开始发牢骚。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孩子像一张白纸一样,一定是我们的行为影响了他。我们一起回想了那段时间在家里的种种,发现原来是爸爸那段时间工作不是很顺利,在吃饭或聊天时总是会倒苦水或发牢骚,孩子见样学样学起来的。后来,我们约定不在孩子面前讲工作的事情或发牢骚,儿子慢慢也不再说了。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爱学习,孩子也会爱学习;我们积极乐观,孩子也会积极乐观;我们坚持不懈,孩子也不会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所以,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