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鸣又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算起来,这部电影看了不下于10遍。
第一次看是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喜欢动作大片,看这部电影觉得索然无味。
毕业后,身边的朋友极力推崇这部影片,于是又看了一遍,这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
可能是进入社会,有一定阅历,对里面的一些情节感同身受。从那以后,就时常会打开来看。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做过解读,比如体制化。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很有趣,起初你痛恨周围的围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被体制化了。
曾经,我们也有过梦想,也追求过诗与远方,可总是迈不过生活这道坎。除了抱怨,我们无能为力。
渐渐地,我们学会了妥协,放弃了自己曾经的追求,每天奔走在工作、家庭之间。
类似的解读还有很多。
今天,小鸣想从不一样的角度,聊聊这样一群人,像影片主人公安迪这样,始终不愿妥协,以终为始,最后达到目的的人。
他们是如何做的,又为什么能做到?
1.遵循内心价值观的选择
在《肖申克的救赎》原著小说里,其实安迪早就把墙面打通了,只是一直没有行动。
电影做了改编,不过也能看出来。在安迪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之后,去找监狱长,却被关禁闭。此时,他得知汤姆已经被射杀了。
这件事让他彻底下定决心,一定要出去。“我想只有一个简单的选择,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他早已打通了墙面,为什么不跑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害怕越狱失败,万一被发现了,性命堪忧;第二,他也被体制化了,毕竟,在肖申克监狱待了20年,已经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因此,即使他已经把洞打通了,但还是难以抉择,最后是汤姆的死让他下定决心博一回。
类似的选择困难症,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
很多同学想转行,但是害怕转行失败,担心转行后的日子比现在还苦;也有人工作上干着不开心,想辞职,可是担心自己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
你会发现,改变人生的重大决定,通常是很难抉择的,你会在心里反复权衡。
如果选错了,那损失就很大,可是继续维持目前的状态,又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点点耗尽自己的价值。
这种纠结的感受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
安迪最终遵循内心的价值观,他想要自由,想开一家旅馆。
为什么遵循内心价值观这么重要?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
价值观能让我们知道,什么对我们重要,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你并不喜欢目前做的事情,你每时每刻都觉得很痛苦,所以也很难把一件事真正做好。
而你打心底喜欢做一件事,你会想尽办法做好,并且更容易把它做到极致。
遵循内心价值观的选择,它会让你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2.时刻激励自己
影片中,安迪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些事差点让他丧命。
比如修缮房顶时,他想告诉看守长如何避税,差点被看守长从房顶推下。而帮看守长避税的回报,就是让安迪的同伴,在房顶上喝几瓶啤酒。
这也让同伴们觉得在修缮自家的房顶,“阳光洒肩头,仿佛自有人”。
为了在监狱里建立一个图书馆,安迪坚持给参议院写信,从每周一封到每周两封,最终参议院答应拨款建立图书馆。
而建立图书馆的物资送到后,安迪发现还有一张唱片,为了不让警察干扰,他把警察关在厕所,锁紧房间,并在广播里播放《费加罗的婚礼》。
“这些歌声无法用语言形容,美的让人心痛,歌声直上云端,比这个地方任何一人的梦想都要高远,宛如美丽的小鸟,飞进了我们这灰色的鸟笼,让这些围墙消失了,在这一刻,每个在肖申克的落伍者,都感受到了自由”。
虽然安迪因此被关禁闭,可是他似乎乐此不彼。
那么,他为什么不安安静静的,像其他囚犯那样,而非要折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后来,我明白了,他是以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追求。
即使身在牢笼,他也要像个自由人一样的生活,所以他抓住每一个机会,为自己争取自由。
因为他要做的是一件异常凶险,难度非常大的事情,所以他必须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松懈。
所有的这些事,都是激发他的动力,扫除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这种方法现实中也很多人在用,美国作家史蒂夫·钱德勒的《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就详细讲述了如何自我激励。
这也是正反馈的力量,小鸣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如果你做一件事很久都看不到结果,一般很难坚持。如果把目标拆解,阶段性的完成目标,让自己看到正反馈,就更容易坚持下去。
因此,你也可以利用正反馈来自我激励。
比如你想减肥10斤,最好将目标拆解,分阶段进行。第一个月减重1斤,你完成了每个阶段的小目标,看到了正反馈,就会让你有更大的动力坚持减肥。
3.利用自身优势获取核心资源
安迪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监狱长,狱警们做账避税,目的是让自己更轻松些。
那么真实目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原著里,他交好这些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调离这间牢房。
安迪的牢房在二楼的最后一间,靠着墙。试想,如果他调离了牢房,那么他之前谋划的一切就泡汤了,如果被人发现,等待他的将是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他用自身优势和狱警做了一场交易,让自己一直待在这个牢房,这是他逃出生天,重获自由的倚仗。
其实,那些很厉害的人,都懂得利用自身能力,不断积累资源。在很多时候,利用资源的力量,比一味努力更高效。
比如很多自媒体人,当自己公众号有一定粉丝后,就可以找别人互推,从而让粉丝更快增长。
又比如我的高中同学,做销售多年,公司有很多小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他注册一家公司,专门接这些小单,将一部分收益分给老板。
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利用资源不断强化自身优势,而不是单靠努力。
所以,通过这部电影,我得到的几点启发,一个人要改变目前的状态,先是要遵循内心价值观的选择,这样更容易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然后要时刻激励自己,不断朝着目标前进;最后,不是一味强调努力,而是懂得利用资源。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讲述监狱的电影,也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就是真实写照。
也许此时你已经被“体制化”,在各种制度下苦苦挣扎,但还是要抱有希望。
用电影里的一句话说,“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作者简介:小鸣,知乎专栏作者,致力于解决年轻人的焦虑和迷茫,做一个自律、自信的有钱人!公号:小鸣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