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最接近幸福的时刻

人吃七分饱,是有道理的。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中有一个时刻是最接近幸福的时刻。就是你肚子里能量消耗殆尽,但是还未感觉饿的时候,这个时候最有灵性,最能见心明性。

听说华晨宇唱歌之前都是保持空腹的,他说这样声音能够更加空灵。

另外窦文涛也说在高考的时候饿了自己几天,似乎这种虐能够让他抵抗高考强大的压力和焦虑。不负所望,他亦考上武汉大学。

这种低能量的状态,似乎有着外人不易察觉的爽。

酒足饭饱,眼浊脑花,七分饱,浑身都轻松。五分饱,略微忍受一下饥饿的感受,十五分钟过去,自然消除饿的感觉。这时就刚好可以享受空的幸福。

“空”可以让写文的时候,灵感满溢;“空”可以在设计的时候,得心应手;“空”在决定事情的时候,更接近于天理;“空”可以在练字的时候,凝神静气。

为了保持这种状态,最好少吃多餐。每次吃到刚刚维持生命的状态,不吃了。饿了,再吃一点点,总之不断地训练身体适应少的状态,保持神清气爽。

其实,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来消耗一些多余的渣滓。比如喝黑咖啡,燃烧能量,比如早上大声读书。今早我读了一些《古文观止》的文章,气息得到宣发,整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内心有种空空荡荡的暖意。

这种虚位以待的感觉,真好。

突然想到《道德经》不就在讲这个东西吗?“致虚极,守静笃。”“冲虚,盈满”。佛家的“空”是无边无际的、无色无相的空,而道家的“空”是有边界的,每个体里都有一个小宇宙,“虚”的状态。

这让我感觉到:人活着,要么是儒家的进阶模式,要么就保持道家的“虚空”状态;人死了,人这个形体消散了,就是佛家的无边无际空无一物。

嗯,搞清楚了这个关系原理,就这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吃,少吃;睡,醒了则起。以一种“虚空”的胸怀过着生活。

如果一个人不是因为减肥而少吃,而是以少吃来获得幸福的时刻,那么这个人就可以乐在其中,不被饿这个字打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空,最接近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