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的问题 玩转工作魔方

庄子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南海帝王倏和北海帝王忽相遇于中央帝王混沌之地,混沌待他们很好,为报答混沌的好意,倏和忽见大家都有眼耳口鼻,而混沌没有七窍,于是商量为他开窍,没料到的是,虽日凿一窍,但混沌七日后便死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工作事务很多时候并不在解决问题的轨道上。与倏和忽照抄照搬、不加思考的做事方式一样,当前,一些单位和部门习惯于上级安排、等通知等文件等会议,认为工作就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各司其职上下班、本本分分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将工作机械化、简单化、例行化、显性化、常规化、机关化,击鼓传花以“打卡”“填表”“拼图”等事务方式推动工作,甚至通过“炮制资料”“开发事项”代替工作运转,虽比较努力,也很用心,各类文字材料、资料图片、考评表格等也应有尽有,但忽视主客观条件和环境矛盾及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代价,是把完成事务当成解决问题,任务与目标分离,许多事务高度同质化、同一化,部门和单位的非业务性工作独特性、差异性缩小,走样变形、浮在表面、沉不下去,干不在点上,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一如继往、年年反复,还带来大麻烦。陷入战术上忙碌,工作统一批处理、批完成,复制提供“答案”“标准件”和“可见的东西”代替问题解决,这些习以为常上的乱象,深层原因是各级各部门重视调研不够、科学务实的精神不足,缺乏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工作脱离解决问题的方向,变得虚化弱化形式化。一是做决策的隐含基本前提被简化成了理想模型——体制是科学合理的、机制制度是完备的、党员干部是忠诚可靠的、资源是充分保障的、政策执行是到位的……可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二是贯彻落实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对主客观条件、环境限制、制度层级和成本因素不加以考虑——对接上级要求和工作调度上下一般粗,过于强调一致性执行,必然出现做不到或完不成的事项,就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材料落实材料,以作秀代替实干;三是忽视干部职工考核评价和管理制度的失效性、局限性、边界性——不区分工作性质、工作层次、工作维度、工作时效,不能就工作岗位具体情况划分工作和事务层级,难以依据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量化德能勤绩廉指标,凝练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干部人才评价和管理体系。倏和忽的悖论,是将混沌看成问题,而事实上混沌却是事物的本来特征和面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均衡,前提条件不变,存在的因子不变,事物混沌的状态是必然结果。而体制工作悖论的产生,与我们一些干部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有极大关系。一是没有注意到事物是非线性的,从量变到质变或变化是不连续性的。就像标准大气压下,99℃ 的水怎么都不会沸腾,只有到100℃ 才会沸腾并且再增加热量输入也不会超过100℃ ;同理,经济和股市K线图只有记录、分析功能,是无法作为预测工具的,所以经济和股市呈现不可预知性。在工作上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差一点、差不多就是差得远、差很多;二是没有考虑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是熵增定律,即无时无刻不向着无规律、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发展。比如,屋子不收拾会变乱,电脑会变卡,衣服会变脏,热水会变凉,物理世界会衰变等。再比如滑雪运动,一个运动员身体前倾、脚掌用力、握紧推杆、借助地形等动作分解来看没问题,但要形成连贯协调性,成为高手,没有长期刻苦练习是很困难的,就体制工作也一样,把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单位部门没问题,难的是职能职权划分和履行越来越细,组织架构会变得越来越臃肿,人员素质和能力越来越低下,个体工作和部门运作与整体全局工作的协调联动就很难保证,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方向就会分散,进而团队或组织内部工作虚化弱化、产生很多责任不明确不清晰的灰色地带和内耗,导致机关整体效率低下,机制和制度失效;三是没有看到事物的辩证性。比如,人既是系统的核心,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也是矛盾和问题策源因子,总认为党员干部是解决问题的中坚力量,没有认识到人才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问题的根源,不能清醒地将解决好人的因素,作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对待。组织性工作的固定化、模型化、平面化、线性化及一致性永远是系统的灾难,倏和忽认知上存在偏差,忽略个体差异和矛盾特殊性,不考虑客观条件和限制,好意办成痛事,这种事在封闭系统中是常常发生的,有的人把工作与人割裂开来,认为什么事只要有人就可以解决;有的人对工作不从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作部署和思考,纯粹把自己当成个工头或打工者,认为按照上级或领导的安排执行就可以了;有的人凭经验、凭感觉做工作,不遵循客观规律、不讲科学原理、不讲工作方式、不依条件变化……以主观代替客观、个性代替共性或共性代替个性,不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讲究方式。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各项改革深化,可以预见的是我党各项工作对“人”(组织和自然人)的考验将越来越严峻,在组织层面,“四种考验”“四大风险”也突出地表现为人力资源危机——没有大批合格的干部和各层次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只能纸上谈兵,因此,从根子上把体制工作做好,最底层的逻辑是“人”的工作,须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培养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坚持资源运营思路,吐故纳新做好体制内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发展工作:一是主动做功、保持组织活力。以解决效能问题为导向,持续地做人员、管理、机制各个方向的优化,变团队各自为战为协同解决问题,产生组织集聚效应;二是开放系统、保持人员流动。封闭性是组织和系统的灾难,针对人员无效供给、人才数量质量不足和结构问题,大刀阔斧进行耗散处理,淘汰能力不足、能力窄化、流动困难、兼容性差、匹配度低的人员,认真落实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动态调整各项机制;三是智能革命,保持人事匹配。在党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变单线程的工作路径为系统调整,依托现有信息化建设契机,建立健全干部人才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辅助,统筹考虑事、务、人、职、资的匹配程度,科学动态评价、使用、调整、激励干部人才,形成知事识人机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问题,只有“人”的问题。工作表面看是劳动、活动、作业,往下看是解决现实的问题和矛盾,而最里层最核心的部分却是要解决好“人”的生产性和创造输出性,把组织和个体变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力量,因此,人是一切问题的本源,当有一天,我们把“人”作为工作的核心对象,将“人”的问题和带来的隐患消弥于无形,相信无论多难多复杂的工作都能迎刃而解、多么伟大的事业和宏伟的目标都可以创造,否则,思路不对,一切作废,甚至像倏和忽一样,一厢情愿生搬硬套、刻舟求剑、不知变通,只会让问题更难以解决,岂不是笑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决“人”的问题 玩转工作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