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她的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两难思想实验”,即我们熟悉的“有轨电车难题”:
假设你看到一辆刹车坏了的有轨电车,即将撞上前方轨道上的五个人,而旁边的备用轨道上只有一个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五个人会被撞死。你手边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车会驶入备用轨道,只撞死一个人。你是否应该牺牲这一个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个人?
这道难题,经过许多年的推理,演变,甚至更改条件,却依然无解。
但其实,答案也是因环境而定,因条件而定的。
在正文之前,小兮之所以提这个难题,原因就在于,这里面所涉及的“选择”,是死1个,还是死5个,甚至更多?
而本文的主角,以“真相论”的包拯,他所面对的正是一样的难题,只不过,他的选择,始终带着“个人主义”的倔强和狭隘,而他这个人,也始终带着争议。
01、天子犯法,何曾与庶民同罪?
按照剧情设定,包拯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年纪还小的少年,他的一举一动,有来自单亲家庭的成熟,但又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和纯粹。
所以,当高丽太子开始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罔顾出使大宋的使命,对大宋的子民(小艾)行不轨之事的时候,耿直Boy包黑炭也就上线了。
大宋历来,重文轻武,国力积贫积弱,内有庞太师把持朝政,太后垂帘听政,皇帝犹如傀儡,行事总要顾忌庞太师的眼色;外有高丽,大辽虎视眈眈,在边境时不时屯兵侵扰。
和高丽联姻,就是为了阻止高丽与大辽的结盟,避免腹背受敌的困境。
当小艾的事情发生以后,包拯愤愤不平想要为小艾讨个公道,他想的很简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能放过他。
可这就真的是很简单,且不说大宋此时和高丽的外交形势焦灼,八贤王和庞太师都在朝堂上一次次意见相左,光是高丽太子的身份,就没几个人敢轻易对他动手。
在这小小的庐州城,谁有那个能耐对他“问罪”?
面对这样的包拯,包大娘第一次苦口婆心地对他做了劝导。
“天子犯法,何曾与庶民同罪?隋炀帝荒淫无道,唐太宗杀兄屠弟,要问罪,有几个皇帝逃得了啊。”“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
“儿子,你见势不趋,见威不惕,娘很高兴,可是现在,大宋有求于高丽,高丽太子更是国宾,有谁敢得罪啊。”
高丽太子被杀,死在了大宋境内,战事一触即发,护送着他们出使大宋的数千军队堂而皇之地在城外驻扎。
这时候,随着包拯调查的深入,逐渐有一些线索浮现出来,小艾和楚楚的关系也被揭发,矛头都指向了楚楚。
这一次危机,眼看着就要落幕,可接着,包拯推翻了自己的理论,不依不饶地往下查,好家伙,七皇子也死了,驻扎在城外的将军,带着他的军队直闯庐州城,打着接回郡主和崔尚书的名义,在城里烧杀抢掠,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
这时候,包拯将线索查到了郡主跟崔尚书身上。
郡主和崔尚书是凶手的结论,有动机,有身手,还有崔尚书的那把剑作为证据。
这样的结果,无疑对大宋和高丽的子民都是最好的,既避免了两国的战祸,两国百姓的流离失所,也让大宋的处境不那么被动。
高丽内部矛盾,却祸及庐州城和边境百姓,他们心虚,两位皇子死在了大宋,大宋于理有亏,双方的结盟,只会更顺利,更和谐。
事情到这里,其实就该暂时告一段落了,大家要的“真相”也都有了,谁都没把握继续往下查,会查出什么样儿的结果,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借用庞太师对小艾的死的形容:这个女子,死的太是时候了,真凶是她也是她,真凶不是她也是她,谋略上,她必须死。
从谋略上看,真凶是崔尚书他们,那就是他们,即便真凶不是他们也是他们。
可包拯哪管这些,他只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包拯拿自己和包大娘做赌注,拼上性命想要一个公道,但这些公道,都是建立在“牺牲”另一部分无辜者的前提下的,这种“正义”,这种“公道”,其实就是一种死循环。
02、真相从来都不只一个
小时候看,包拯坚持的“真相只有一个”,这是对的。
但经历过许多事以后,回头再看,这才发现,“真相只有一个”,那从来都是在“理想化”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包拯的做法很耿直,是非观也很纯粹,深刻秉持着,是非对错,没有灰色地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道理。
这个时候的包拯,从思想和处事上,其实都处于成长期。
在家有包大娘给他兜底,对外,得到了八贤王的赏识,这种年少时的义气和耿直,八贤王大约也有过,所以他感叹自己也年轻过。
他从包拯这里,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所以他对包拯有一定的纵容和期待,在高丽太子皇子的案件中,自觉地替包拯承担了许多压力和危机。
但在大局面前,是非曲直,是需要些“糊涂的取舍”的,人在做事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分寸感和界限感。
显然,包拯是没有的。
他没有做事情适可而止的分寸,更没有在其位谋其政的界限。
在高丽使节这个连环杀人案件中,不纯粹是追查真凶的问题,两国邦交才是重点。
往严重了说,包拯这不依不饶的处理方式,时不时朝令夕改的言论,导致高丽方一次次上书高丽王,发动战乱的后果,都是他承担不了的。
类似的一点,其实在后面“殿前扬威”这一块,也有很深的体现。
那就是,在赛中原寒窗苦读十余载,盼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金榜题名的时候,他带着自己查到的蛛丝马迹和无数没法解决的疑问,指控赛中原杀人。
赛中原错过科考,只能灰溜溜地回乡。
要知道,那是三年一次的考试,那是一个举子乃至一个家族兴旺的机会,谁知道三年后会是什么光景呢?
他一路莽撞,以牺牲别人的利益的方式,成全自己的“正义”,这样的坚持,是不是真的合适?
03、通罗马的大路,他只认一条
包拯这个人,说好听点,是耿直,说难听点,是不知变通,这样的人为官,其实很难说是好是坏。
但不可否认,他在很多事的时候,耿直的让人无法理解。
最直观的一件事,那就是皇帝给他许以要职。
这件事,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
庞太师把持朝政太久,势力庞大,崔明冲虽说一心为国,但碍于身份,他有时候也束手束脚。
八贤王则倾向于稳固社稷,保住赵家江山。
崔明冲原本就打算拉一群人为国效力,如今他一死,等于砍断了庞太师的一条臂膀,皇帝和八贤王都需要拉拢人脉,建立自己的势力,不屈不饶的耿直包拯就是很好的人选。
此外,包拯跟八贤王提过,他参加科考是为了百姓,皇帝和八贤王都相信他会是一个好官,愿意给他开一个绿色通道。
走捷径,有时候不见得是坏事,至少,在这件事上,就不是。
偏偏,包拯拒绝了,不留丝毫余地的那种。
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要当官为名请命,不是只有堂堂正正参加科考这一条路,但包拯显然就是打算这条路走到黑的。
八贤王曾经劝他,只要他坚持初心,早日进入官场,也可以早日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做事,显然,包拯在拒绝的时候,想的,依旧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正义”。
走捷径,违背了他心底里的义气,个人的坚持,占了上风,为百姓做事这个目标也就落了下乘。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包拯很好,他身上的优点很多是别人没有的,所以才会有网友那句:公孙策常有,而包拯不常有。
但他的缺点,也极具争议,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身上强烈的“圣母光环”,当每个凶手被抓以后,他对他们大义凛然的劝慰,批判,全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
有句话说得好: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被迫送到大宋的大辽高官之子沈良,他被“抛弃”十多年,何尝愿意挑拨两国的战乱?
设计杀人的蒙放,自小满门一百多人被灭,兄妹俩没有长歪已经不错了
……
可包拯大道理一个个儿地往外蹦,颇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自我。
结尾
这部剧之所以完胜另外两部,很大原因,就在于人物的设定立体而丰满。
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彻底的坏人。
包拯再好,他身上也有着强烈的“圣母”光环;庞太师再坏,他也有回到家里,面对女儿们的柔软和温情。
说回包拯,他这个人,很容易对别人交付真情,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只不过,包拯这个人设,不管多聪明,但他其实都是很自我,很缺乏大局观的,这一点与从小就看惯了父亲官场做派的公孙策,是天差地别的。
好在,包拯的性格,是随着他后期的经历慢慢成长改变的,他不会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