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铉偷翻lucky化妆包|孩子的成长需要“边界感”

前段时间有条微博热搜:

一时间网友各执一词。

孩子的法律意识很强,做的对。

你吃穿用度都是父母的,你怎么不给钱

我是肯定不会吧压岁钱给我女儿的~人家包她两百我要给400~我还要她补差价呢

这则热搜告诉我们,孩子成长需要边界感,而边界感是中国父母普遍缺乏的界限。

3岁孩子已经有界限感

《想想办法呀》提前放出花絮,其中有段这样的场景。

李承铉向观众展示女儿lucky的化妆包,lucky立刻动怒:“别翻我我包”。

李承铉的做法令人称赞,他立刻询问到:“我可以翻你的包吗”,得到lucky的同意后继续向观众展示Lucy的包包的化妆品。

心理学有个抽象的词:心理边界,当我们还在胎儿期和婴儿期时,我们与母亲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彼此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慢慢的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能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

3~4岁,正是孩子心理边界感开始发展的敏感期。这时候,孩子从共生过渡到个体化。当孩子的依恋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有新的需求:独立自主。

作为父母,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东西是你的,你有权进行自由支配,你需要为你的选择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没有“界限感”感的孩子将来可能是“巨婴”

还记得刷爆朋友圈视屏伊恩朋友圈的故事吗?

伊恩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同学聚会时,想露一手中国的传统名菜:番茄妙蛋,可这货就是个吃货,不会做,怎么办?找父母喽。

于是发信息求助老妈,老爸也来凑热闹,老两口说了半天,小恩同学也没听明白。

后来父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拍了段番茄炒蛋的视频,发了过来,儿子比葫芦画瓢,最终得到同学们的称赞。

经人提醒,伊恩突然意识到,中国与美国的时差有12个小时, 也就是说,当时是中国的凌晨4点......

这则视屏感动于中国父母的伟大无私,但是恰恰也是没有界限的表现。

父母的爱孩子没有错,父母的用力过猛的爱,无微不至关怀,冲淡双方边界,喂养了一个巨婴。他们往往在社会中难以独立,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差,而却是生活中的妈宝男。

如何培养孩子清晰的界限感呢?

1. 尊重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见再做决定。  

作家周国平说:“ 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灵魂,亦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

妈妈要不管给孩子买什么,或者把孩子的东西送人之前都会先征求她的意见,她同意了才会去做。

2.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婴幼儿期的重要他人是父母。

3~4岁的孩子对父母的评价特别在意,倘若我们盲目的给孩子贴标签,最坏的结果是孩子坚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因此,当孩子做出选择后,我们第一时间不是去评价,而是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避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

3.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父母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莫过于尊重孩子的选择,并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有句话说得好,不做满分妈妈,只做合格的妈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书中提到:一个好妈妈并不意味着一个完美妈妈,而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反思的妈妈。

从现在起,只做60分的父母,你的努力会让孩子的心理边界变得清晰,让孩子变得独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承铉偷翻lucky化妆包|孩子的成长需要“边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