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戏下乡的岁月(上)

我讲述的送戏下乡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经历。

图片发自App

1971年4月我成了一名正式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2个月的集训完成后,留下来的18个人就被充实到当时人才匮乏的宣传队。

正值下乡演出的高峰期,而几位大龄女演员也都面临婚期。我是女学员中年龄最大的,接替她们的角色刻不容缓并且非我莫属了(破格招收我正是此原因)。

其他学员还在继续学习训练,我却要打起背包跟着“前辈们”下乡演出了。

没有时间留下来排练,只能边看演出边练台词,模仿是当时最有效最快捷的“接班”方式。

最先接受的剧目是《张思德之歌》,这是一个不到20 分钟的花鼓戏,我扮演其中一个被张思德救起的女孩的妈妈。这也是我除李奶奶以后接触的第一个角色。

每晚演出我都站在边幕旁,眼睛盯着台上老演员的一举一动,耳朵听着乐队的伴奏,手里面拿着剧本看台词。

不到一个星期,休婚假的前辈出发了,我赶着鸭子上架演出了第一晚的节目。还好,总算应付下来了。

没多久另一大龄女又该请假结婚了,于是乎我一个刚上阵的“小演员”,一下要接替两个人的角色(一个晚上有三个节目)。

好在那时候乡下演出要求不很高,文化娱乐“赤贫”的年代,农村能够有“真人”在土台子上为他们演戏已经很满足了。

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公司经常也会有放映队下乡放电影,可那是银幕上的。而老百姓称看戏是“真人”演戏,可以面对面地看到台上的演员。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那时候下乡演出的艰苦。

每个小分队大约20人左右,第二年学员班的人都加入下乡小分队。宣传队的所有成员身兼数职,包括当时的工宣队员。演员有的兼管道具,服装,舞台监督;乐队有的兼管搭建舞台,电工,兼任演员。

下乡演不了大型剧目,演的都是短小的地方花鼓戏、小歌剧,当然离不了样板戏片段,我还会扮演李奶奶的角色。

因为有些演员一晚上要扮演好几个人物,需要换服装,来不及就用独唱、独奏、快板等等做过场赢时间。

旷野荒郊没有厕所,没有地方换衣服,女演员只好夏天穿平脚内短裤,或者几个人围起来换裤子。

最艰难的是还要自己挑着行李,服装箱、道具箱,为了减轻负担,我们女生有的两人共用一套铺盖,就是两人睡一张床。

每人带一个铁桶(洗澡用),一个脸盆(多功能,后面我会介绍多功能);男生有的挑服装箱,道具箱,化妆箱,自己的行李由另一男生挑着。

图片来自网络

管灯光的师傅还要挑两盏煤气灯,所有演出用品,生活用品,都是我们自己肩挑手扛,徒步到演出村子。

遇上刮风下雨就淋得落汤鸡,有时候实在山高路远,道路复杂,老乡也会派人来接应。

演出需要舞台,有的村子有旧戏台,或者土台子,那就充分利用。只需挂幕布,拉灯线,那时候可不是每个村子都有电,一般只是公社,街镇或者厂矿附近有电(下乡演出也包括县内的小型工矿),稍微偏远一点的都没有,只能用煤气灯照明。

没有土台子的地方可就费事了。去老乡家拆门板做台面,八仙桌做支撑,杉树做柱子。几根粗铁丝一拉,就可以挂幕布了。

团里有几名老演员,搭台行家里手,其余人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很快就能搭好舞台。特别是才参加下乡的我看得目瞪口呆,随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老师上台能演戏,下台做道具,走路挑担子,真是无所不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送戏下乡的岁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