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周 第8篇】一切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

文 小荷七七

图片发自App

2016年5月网购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读停停,停停读读,越是敬畏,越是惶恐不敢触及。直到2017年末,我和学生一起看完了六集《苏东坡》纪录片,利用寒假看完了四十四集重大历史题材《苏东坡》电视剧,再次捧起林先生最爱的《苏东坡传》,心中百感交集,似有千言万语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对苏东坡的认知和了解,原来仅局限于教材中读过的那些经典诗文,对于平生阅历和官场沉浮却所知甚少。我不敢说很了解东坡先生,但我确定,我爱东坡。爱他随遇而安,赤子情怀;爱他随性率真,睿智坦然;爱他不合时宜,活成自己。深深浅浅不停的阅读,期盼在林语堂先生的文字里,可以读懂东坡,在这位哲人大家身上习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从容和“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的快乐写作 。

今天读完了第一章《文忠公》,这是传记的总章,先生高度概括了东坡传奇坎坷而又载歌载舞的一生。

文中记载东坡生于宋仁宗嘉佑三年(1036),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逝世,享年65岁。他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当政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却深得皇帝和皇后的格外厚爱。尤其得到了三位皇后的荫庇和恩宠,他们是苏东坡一生的贵人和恩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东坡一生中幸运的事。

仁宗皇帝对东坡的厚爱,让人敬佩。东坡在殿试中,为了让自己的文章能够有理有据,自己杜撰了尧舜为政时的爱民典故,让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也说不出出处。朝堂上,当东坡坦诚布公地说出了杜撰典故缘由,仁宗皇帝不仅没有治罪于他 ,反而对他刮目相看,大加赞许。仁厚的仁宗皇帝曾经高兴地对自己的曹皇后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仁宗那么看好苏家兄弟,本以为这两个人以后可以做宰相的。可惜啊,就在这两兄弟的仕途刚开始的时候,仁宗就驾崩了。如果苏家兄弟在仁宗朝,北宋的历史一定将会被改写。

神宗固然认为东坡是奇才,他的一位侍臣对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也正是神宗这样的“厚爱”,才使得朝堂上那些心怀鬼胎的大臣们望而生畏,一次次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让东坡不得留在朝中为官,或官居要职。皇帝爱之深,大臣就恨之切。东坡第一次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乌台监狱130天,幸得太后大臣求情,才免于一死,发配黄州,就发生在神宗治下。

苏东坡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皇帝,虽然每朝皇帝都很赏识他的才华,但却没有一个皇帝敢于力排众议重用。仕途艰难,东坡却得到过三位皇后的荫庇和恩宠。“乌台诗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救东坡于牢狱;神宗病危,高太后垂帘听政,苏东坡受到重用,官升四级;哲宗去世,向皇后赦免元佑党人,东坡获得自由,从海南释放。

木心说:“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文字如此,一切莫不如是。

东坡的文章在宋及后世受人景仰,粉丝众多。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历久弥新,读者无数。其中必然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自肺腑的“真纯” ,就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苏东坡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意思是文章如云之行、水之流一样,本无一定的样式,但或行或止都符合一定的规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样的文章才显得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是东坡一生创作经验的总结,表现出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文艺主张。

林先生说东坡写诗永远清新,不像王安石的诗偶尔才达到完美的境界。东坡写诗不受限制,田间地头,浴池按摩……信手拈来,无不令人拍手叫绝。东坡对宋词的内容和风格都进行了全面的开拓与创新。内容上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在抒情词、咏物词、农村词三种题材上,尤为突出。

他不但写传统的情词,更进而直接抒发自己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及人伦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他以魏尚自比,渴望朝廷重新启用,给他到西北前线建功立业的机会,强烈表达自己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念奴娇. 赤壁怀古》抒发自己深沉的怀古之情;《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抒发了对弟弟深切思念的人伦之情;《江城子》抒发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咏物词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犹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心境。

1080年,因乌台诗案,东坡被贬黄州,寄居在定慧院,写下此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寒冷的深夜,幽人和孤鸿,到底是谁不肯栖息?到底是谁甘居沙洲受苦?正像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样的物象心境,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领悟的呢?

他突破了宋代文人少有描写农村生活与农民形象的词的题材。

1077年,东坡调任徐州太守。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浣溪沙》组诗五首。这些诗词中,他写到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农村风俗,以及自己对农村生活的欢喜和向往。

风格上更是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一首《赤壁怀古》,将无限的时空组合,将赞美古之英雄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结合,感情豪迈沉郁,景色画面,豪放雄伟大气恢宏。

《水调歌头》和《定风波》更是开启了旷达的词风。

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也是一流的画家、书家。他第一个将佛理入诗,他创新中国文人画,他开凿湖泊河道,治水修堤。他创办第一个孤儿院,办起第一个学堂。他向神求雨,和妖魔争辩。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央央朝堂,他只身为民,明明文韬武略,却屡屡被排挤,不得重用。

东坡的诗文词画随性而成,一切发乎内心坦诚,行止自如,弃修辞作文的秘诀于不顾,这也正是东坡诸多作品的独特之处。从这个角度看东坡,我们也理解了很多不可为而为的真正意义。东坡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也觉愉悦欢喜,文学存在人间,也就大有道理了。被贬黄州,平生第一次把自己活成了农民,还创作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定风波》《记承天寺夜游》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我们似乎也懂了。

真诚在心,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好像很难做到。很多时候,我们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静能生慧,慢慢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们就会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一切简练都来自内心的真诚。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7周 第8篇】一切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