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师承当然好
大道难行,学道难、成道难,传承大道更是难上加难。
从古至今,每一个时代的求道者都有不少,相对而言在太平盛世则更多一些。若是遇上战乱或者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那则是活命要紧。解决了生存的问题,然后才能静下心来探索生命和智慧的奥秘。
然而,从历史流传来看,道家从老子开始,佛家从释迦牟尼开始,最终能成道成佛的修行者,总的来说还是很少的。当然也有一些修成了的人,因为没有出来当老师,也没有写什么东西,或者写了但没流传下来,或者当了老师但没碰上好的学生等等原因,默默无闻,没人知晓,于是也就随着历史过去了。
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过去好很多,古时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出一趟远门,费时费力,搞不好还会白跑一趟。写一封信沟通一下,可能几个月都收不到回信。即使见了面,也可能说不了多少话。
例如孔子几次拜访老子,都是无功而返,如果他们生活在现在,那可能就不一样了。或许老子会写很多的书,还开网课,也有微信公众号。孔子加老子为微信好友,随时可以向老子请教。但是比老子名气大的人也不少,那么孔子能认准老子吗?估计很难,否则当年孔子就会跟在老子身边认认真真地学习几年了。况且孔子的主攻方向是入世作为,而老子则是主张自然无为,这一点应该是孔子错过老子的主要原因。
老子也有他的郁闷之处,孔子主动向老子问道,可以推知老子的名气应该也不小。只是老子在西出函谷关之前,似乎没有学生,也许有几个,但都不能让他满意。假设老子的学生多一些,或许应该也会像孔子的学生编撰《论语》那样,留下老子论道的记录。
所以,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同样也很难。而找不到真正明白的老师,是绝大多数求道者的实际情况。
时代一直都在进步,到了大唐盛世,学道学佛已经平民化。《六祖坛经》中讲,上山砍柴卖的惠能,听到有人读《金刚经》,“惠能一闻,心明便悟”,他说自己是“宿业有缘”,也许是有什么特殊的因缘,然后他就到黄梅东山寺去拜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和尚问惠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
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弘忍故意问难惠能,想看看惠能的智慧如何,而惠能的意思很明白:
人身有不同,佛性无差别。
也就是说,佛性平等,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条件,都有可能成佛。当然,像惠能这样的上根人极为罕见,大多数人都是中根人、下根人。我第一次看到这段对话时,非常佩服惠能的智慧,也很羡慕他找到了五祖弘忍大师。心里面充满了向往。
更难以想象的是,八个月之后,惠能接过五祖弘忍的衣钵,成了禅宗六祖。
老师的作用
陆老师经常讲,第一个成道成佛的人是没有老师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无师自通,所以还是要有老师来领进门。入门之后还要得道,得道之后就可以不需要老师指点了。
《养身修真证道弘典》第十一册《启迷正道门》中有两段关于“入门”和“得道”的论述是这么讲的:
入门,指入其门径,顾名思义,既非门外,又非入室,且前途尚还有相当一段路和门要走。因此,入门泛指初到门墙的基础修为者。但是,能入其门,即已能识别路径,若不知前路,心中盲然无绪者,则不得谓之入门。基此,入门似乎可以这样说,能自修自炼,基本熟悉该派修为门径者。若事事须问,一知半解者,则谓之门外。
得道,指得其道法,既非外道,又非了道,即得其道而尚需进一步修炼者。故历来得道者,系泛指承接该派功法衣钵,于功有成,于法有悟,纵无师指点,也已可自行修为而至成就之真传弟子。若尚需走一程、问一程,或知之甚多而知而不悟者,不可谓之得道。
这些传统的讲法似乎离现代人很遥远。在一般人的认识里,得道高人、得道高僧是指修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甚至是最高境界的人。其实不然,真正的修道是从得道开始,得了道才能修道。若还未得道,也就没有道,道都没有,如何修道呢?所以,得道之前的一切修为都是在为得道做准备工作而已。
所以,老师最主要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入门,二是为学生证道。这里讲的证道是指老师为学生印证是否得道。
眼尖的人可能会问了:既然得道者“纵无师指点,也已可自行修为而至成就”,那么为何还需要老师印证呢?
有老师证,则就放心了,如果没有老师证,那就只能自己证,要自己去摸索。
学生究竟要跟老师学什么?
我不了解别的门派、学派,所以在这里讲的是以太极大道的修为为主。
陆老师在1985年讲过一句话:“三十年后见分晓。”
“见分晓”指的是什么呢?我理解应该是说看谁能得道。
或许有的学生也有其它的解释,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由此而知,真正的大道修行要花很长的时间。
现在问题来了——学生究竟要跟老师学什么?
搞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分析判断一下,若是无师自学,应该怎么学?
其实前面那段关于“入门”的论述已经讲了——“能自修自炼,基本熟悉该派修为门径”,这是学生需要学到手的。
太极门的传统修为分为两大途径:一是行入,二是理入。
行入的内涵是三功九秘,理入的内涵是三界九晳。
三功九秘的内涵需要分阶段传授,所以不但对外保密,对内也是保密的。
1993年陆老师决定弃门立学,将太极门改为太极学。《太极经》言:
太极学之学义:
宗太极门“三界九晳”为哲理解析;
本应世之“一道九理”为学义释指。
很明显,这是以三界九晳为体,一道九理为用。九理即九大领域之至理,在《仿佛谈道录》中有简单的介绍。
那么,太极学的重心就落在了三界九晳上。也就是说,弃门立学之后的太极修为是以理入为主。当然,若能理入行入并进则更好。
《仿佛居士说慧能禅》中讲:
自来入道,从差别上讲,有“行入”和“理入”二途;从一体上讲,惟这入一个悟证!因为行入理入,本来一体两用,断难截分。
慧能当年清静入道,潜心参悟,是先修行入;然后闻经悟道,证透成佛,此又是理入!两者渐修顿悟,相因互果,方始圆满。待其成道之后,然后反过来以道参理,闻经解义,随心讲理,其理自然可以活泼圆周,自在无碍。
慧能“清静入道,潜心参悟”是行入,这可能跟很多人的想法不太一样。很多人只看到了慧能“闻经悟道,证透成佛”的理入。(注:慧能是别名。)
接着在后面又明确地讲了:
若不愿理入,即可行入,但是,你不能行入的话,那你就只有理入,因为大道道行只有这一体两用之两个法门。
那么我们由此可知,行入理入都是大道道行,故也都可以入道。这也是太极弃门立学的重要依据。不然,若是因为弃门立学而把“道”这个根本丢掉了,那岂不是自断后途?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好了,回到问题上来,“能自修自炼,基本熟悉该派修为门径”,这在太极理入修为中对应的内涵是什么呢?
对!就是有界三大晳。
三晳可以“自修自炼”——自参自悟;
三晳是三界九晳的基础,而且陆老师在第三期三晳研讨班上明确地讲了,“九晳都隐含在三晳之中”,因此这条理入之路是完整的!
现在,三晳已经公开传承,那么最终的答案也就出来了:
找不到真正明白的老师,怎么修行?
——自参三晳。
智慧入道,惟有三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