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关注楼市了,其实一直都有关注。
没买房时天天关注,看看涨了还是跌了,啥时候能买得起;买房后也会经常关注,看看到底买对了没有,是挣了还是赔了。总之,天天因为房子把自己弄的神经兮兮的,跟有病似的。
偶尔路过售楼处,售楼员都会告诉我房子又涨价了,我买值了。前几天去售楼处时,售楼员说小区里的多层六千三了。这个价格在小县城不算低了,虽然还有七八千的,但是这个价格足够吓跑很多人。
我跟售楼员开玩笑说:“那么贵啊,那我也不要六千三了,五千三你给我卖了吧。”
其实我知道,买房前我是爷爷,买房后我连孙子都不是了。这种有价无市的套路,没必要天天来安慰我这种老业主,我又不指望它卖钱,就算一万一平,我卖了现在的房子,同样的价格还能买到么?所以这种套路对哥真的不好使。
想想自己买房子时的不容易,我真的盼着房价下降,这样大家都不用为房发愁了。
十九大即将召开,不知道会怎么提房地产。国庆节期间,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下降,最近的很多政策也在对房地产施压,限购限贷,好像效果不错。
跟一线城市没法比,我们这种十八线的小县城好像还停留在以往的模式。
十一期间就两家家楼盘开盘,房子不便宜,却早早的被抢干净了。
如今县城高层均价在四千左右,多层五千左右,其实高层三千七八就能买到比较好的楼层,总体涨价了,但是有限。
小县城谁是买房的主力军呢?
城里人早就有好几套住房了,所以不会买;年轻人在外打拼的很少回家买房,因为小县城没什么好工作,累死累活三千来块钱,回来干么。
上学出去的也不回来了,原来有钱的在外打拼的,想买了以后住的,现在在外边住习惯了,不爱回来了,甚至打算在外买房,所以城里的房子可能还得卖。
乡下已经结婚的、手里有钱的三十多岁的人,本来想买,现在放开二胎了,忙着生二胎去了,如果两个儿子,更不敢买了,攒钱以后给孩子买房。
如此看来,县城里的房子主要卖给了乡下急着结婚的,没有楼房不结婚的年轻人,还有就是手里有钱,打算让孩子去县城上学的。
而真正炒房的却很少,毕竟小县城,虽然不停的涨价,但是涨的太慢对炒房者来说,而且小县城有能力炒房的人真的不算多。
如此看来,刚需真的是主力。
那么什么样的房子最受欢迎呢?
现在县城里一百平方左右的两居室根本卖不动,买房的都买大面积的房子,一百四五十平的,甚至更大的,多层带电梯的三室或者四室,有车库最好,没有车库的话,车位也行。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大家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钱越来越不值钱,而大家挣得越来越多,虽然当时紧张,但是过几年就轻松了,所以大家都敢买也舍得花钱买,对于贷款不会那么害怕。
但是大家还是有些局限性,很多人依旧喜欢多层,只是现在喜欢带电梯的多层。
放开二胎以后,两居室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居住了,所以大三室才是主流。
很多人都主张先买套小房子,然后过几年换大的。我一直不赞同这种观点。
如果以后真的有钱了,想怎么换就怎么换,那挺好,就怕过几年比现在有钱,却又达不到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地步,不换又觉得不满意。所以我一直主张房子要一步到位,哪怕现在紧张,只要不停的努力挣钱,过几年就生活总会好的。
而且过几年房子未必好卖,贵了卖不了,便宜了不舍得卖,就算以高价卖出去了第一套房子,挣了钱,同样的价格未必买的到更大更好的房子。
我不知道房子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涨跌总会有度,不会有太大变化,中国的楼市是政策市,现在通过房地产透支了大家的未来,收割了大家的劳动成果,所以大家真的没钱去消费别的了。
我们的父母吃过几毛钱的猪肉,我们听说过没见过,如今的猪肉再便宜估计也不会几毛钱了,楼市也是如此,跌成大葱价估计很难,除非是大葱贵到大家吃不起。
没用永恒的政策,只有永恒的利益。
据说,谁看懂了中国经济谁就可以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大奖,那么我觉得谁看透了中国房地产,那就相当于攻克了癌症,不是么?
谁不主动改变,就等着被别人改变吧,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