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ADHD

      “ADHD”一个由四个熟知的字母组成的新名词,打开了我对某一类孩子世界的另一种认知。“ADHD”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英文缩写(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它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多动症。是的,“多动症”,一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它是很多家长玩笑中,对那些调皮好动孩子的一种形容。很多人熟悉它的称呼,但实事上并不了解,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直到孩子上了小学。

      事情若从头回想,似乎也有迹可寻。果宝从小表现得就与众不同,不太爱与人交往,语言表达天马行空,有时候身体像个永动机,不知疲倦。睡眠不好,瘦瘦小小,大动作发育也不好。但是他在幼儿园阶段的表现,只是让人觉得这个孩子很有个性。他会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并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与人有交流,但是又限定是他喜欢的人,所以常常被人理解为“爱搭不理”。能遵守课堂纪律,但是上街就会不听家长的招呼,自己跑到很远的地方等待着你。我曾经怀疑过,果宝会不会是自闭症?老师明确告诉我,以她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肯定不是。眼神有对视,问答有回应,互动良好,智商正常。最后,我只能安慰自己,有可能是早产的孩子,相对于同龄的孩子来说发育比较迟缓吧。

      幼儿园阶段的所谓个性,到了小学就变成了班级里的“刺头兵”。果宝的表现为,不影响别人,能安静坐在位子上,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率低,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有抵触情绪。每个星期都会接到老师的投诉,不是没完成作业,就是完成了作业也不上交。那一段时间,家里真的是鸡飞狗跳,亲子关系直线下降。直到过了几个月,偶然间想起了“多动症”,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带他去医院看看。做了一系列检查,评估之后医生给出的结果是,确实是注意力方面的缺陷,但是不严重,达不到吃药的标准。听到此番结论后,我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虽然是证实了所谓的“多动症”,让人欣慰的是,智商正常。回家继续调整学习方法,规范学习习惯。因为教改,低年级取消了期终考试,改成了所谓的游戏闯关,成绩自然都是让大家皆大欢喜。但是自己亲自教育的孩子,是个什么水平,在平常的作业和测验中就可见一斑,不必自欺欺人。在这样慌乱、忐忑中终于渡过了让人难忘的一年级。

      二年级,学习要求更严,难度也有所增加,果宝的表现也愈发让人焦虑。其实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然而每次临时抽查他当日学习内容时,他却能对答如流。问他:“老师说你上课不认真听讲。”他居然回答:“那些题我早就会了,不想听了。”我的好大儿啊,你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你也不是智商超群的人,何来如此自负?想来也是,老师为了照顾大多数的学生,一个知识点会反复认真的讲解,直到孩子们听懂。对于A娃而言,重复的东西无趣且没有意义。我提醒他要虚心,他不以为然。再反观他的作业,所有扣分的点都源自粗心。作为家长,深知认真、专注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是我也知道,天份的不可磨灭。从不需要教他如何解题,却每天都在重复提醒他查缺补漏。他喜欢活跃思维需要动脑的学科,不喜欢重复练习需要想像感知的学科,典型的理工男思维。

      在老师越来越频繁的投诉下,我们再一次来到了医院,又重新评估了一次。结果与上一次相差无几。医生建议,如果学习各方面有困难,可以试着尝试一下药物。在查阅大量资料,看了很多A娃家长的分享,最终还是决定试试吃药。从最开始的中成药,到后来的西药,效果很明显。学习习惯有了质的改变,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陪着他每天从鼓励、催促再到暴躁的学习过程真是不堪回首。当看到他不需要人监督自觉学习的样子时,我都忍不住想大哭一场。没想到在我们家,还能有这样的学习场景。没有打骂,没有鸡飞狗跳,如此和谐得让人不敢相信。老师反馈的情况也是进步很大,让家长多鼓励多表扬,孩子也因为这一切的进步变得自信很多。

      药物对帮助学习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药物的副作用也像一根剌一样扎在我的心里,让人左右为难。食欲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每况愈下,身高体重增长更加缓慢。原来就瘦小的娃看起来更是瘦得像猴,精神也没有原来活泼了。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但当孩子有如此大的变化时,还是难免会心疼,最主要是怕他在长身体的年纪营养睡眠都跟不上。这也是我犹豫再三不愿意给孩子吃药的原因,我想,这也肯定是很多A娃家庭都会遇到的选择。商量下来,决定给孩子试吃一年,如果身体各方面都停滞不前,那还是停药吧!毕竟,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在孩子确诊为A娃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放弃鸡娃,努力提升自己,为他以后平凡的人生多累积一些保障吧。人生本无常,大家都快乐一点未尝不是另一种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十八回 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