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与马拉松

对田径运动员来说,起跑线是重要的。2008年纽约锐步大奖赛上,博尔特不可思议地以9秒72的成绩创造了人类速度史上的又一奇迹,而他的起步仅用了0.146秒。但他如果跑42余公里的马拉松,在起跑线上需要这样的速度吗?

看看百米项目和马拉松项目运动员在起步线上的姿态,我们会有结论的。

在教育方面,现在许多人都强调起点的重要性,说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设定起跑线了,到了小学又是新的起跑线,到了高中还是起跑线,到了大学仍有起跑线……于是,就有没完没了的补课、特长班、兴趣班、折磨人的奥数的魅力也就无形中特别的耀眼。而孩子始终处于冲刺状态下,能坚持下来吗?

其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最终的胜利并不表现在起跑线上的领先,而在于整个过程的耐力、信心和速度。所有成熟的马拉松运动员都不会在一开始就拼出所有的力气,而是要将力量发挥到最后。

教育更是如此呀。可我们眼下哪里还有“马拉松”意识,完全让孩子们赤膊上阵冲刺了。至于能不能使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教育是十分近视,根本不管的。以高中学段为例,有多少人冲入了名牌大学,有多少人活得了竞赛金牌,就是学校最好的资本,就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学生在各个学段都是这样被强制要求要如此做冲刺状态的。

美国心理学家兹格尼克,做过一次很有意思的实验。他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的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责令其中途停顿。一个小时候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对此,兹格尼克得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

于是,心理学家将人倾向于把一件事做完的心理成为“兹格尼克效应”,也称为“自圆心理”。我们不妨来试着想象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时,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能受到一定启示呢。不要认为孩子只要考出好的学业成绩就一定是优秀的,当他在学校表现特别是在考试成绩上还有缺陷的时候,不一定是坏事。在他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会不断反省自己当初的“空白”,会自觉产生“填补”意识而取得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成就。

我们经常会听到当初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成绩的故事。这也足以说明,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仅关注起跑线,更要考虑到他们的人生之路是一场马拉松,要全面培养他们战胜各种复杂困难的意志品格。

看过世界名著《唐·吉诃德》吧,当你感慨这部不朽之作的神奇时,你是否想到它的作者塞万提斯是53岁才开始自己写作生涯的呢。还有肯德基的老板,年轻时屡战屡败,60多岁以后才开始肯德基的创业。

成功没有时间表,不要计较起跑线,毕竟马拉松的真正考验还在后面哦!

注:作为一名教师也明白一定的教育、学习规律,可是作为一个母亲,我也和很多的家长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梦想,所以自从儿子出生以后我也想给他世上最好的东西,别人能给孩子的,我也尽量的会满足孩子,孩子上学以后我也不愿意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小小的他就开始了学画画,学英语,到了三年级以后更是奥数、奥语、英语、篮球,全都在学习,刚开始儿子小不知道反抗,总是我给报什么班就去上。

小升初的时候,我一心想要将他送往西安上名校,可是当年取消了点考的方式,而是摇号加面试,一看到当时那种局势我就有点生气,儿子学了几年的奥数、奥语、英语,又不考试了,可是上名校的心还是不死,于是带上儿子又开始了上面试班,六年级的复习任务本来就重,小学的作业量又非常的大,儿子那会总是下午一放学,我们就直接从学校门口将他接走送往面试班,上完课一般都八九点了,儿子回来再写学校的作业,而晚饭就胡乱的一吃,那样的一段时间儿子可以说是疲惫不堪,看着小小的他忙碌的样子 ,虽然心疼,但是嘴里却不说,总想将他送往西安的名校,结果不知什么原因一向成绩优秀的他在后期复习成绩有些下滑,好一点的是面试结束后,他不再疲于奔波后他的成绩又慢慢的好了。

最后想了很久,才决定让孩子就近上初中,毕竟他还小,上寄宿制学校我也实在的不放心,上初中后,我不再给他报一些补习班,因为觉得初中课程多,只要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应该问题不大,也算是吸取小学时的教训吧!结果了,儿子上了初中后的成绩比小学要好的多,一直是年级的前三名,这让我心里有所安慰的时候,也在反思自己小学时的功利心理。

今天读了《起跑线与马拉松》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所在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学习都有其规律可循的,不是我们家长让他早早的站在起跑线上,提前抢跑就可以赢得比赛的,学习、人生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场马拉松,能够持久有耐力的人才能够赢到最后,而现在的家长总是早早的以各理由让孩子抢跑,抢跑的结果就是孩子不堪重负,早早的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找不到任何的乐趣,感受到的只是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痛苦,一个小小的年纪戴着厚厚的眼睛,一个个失去了孩子该有的乐趣,就这样问题学生一天比一天多,而教育也饱受人们的诟病,但就想问一问,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吗?和家庭教育没有关系吗?

最后也强调一句:成功没有时间表,不要计较起跑线,毕竟马拉松的真正考验还在后面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起跑线与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