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付费的看法

知识付费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随着中国互联网愈发蓬勃深入的发展,知识付费行为的普及度、知名度以及接纳度都今非昔比。

知识付费即知识变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副产品。常见的知识付费行为如各平台专栏的文章打赏,或问答平台中的付费邀请专业人士回答。这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脑力产物的尊重,对文化人的尊敬,以及不同以往的精神消费观。

知识付费制度的开创固然是好的,这是对原创行为的大大支持,是高质量文化产品的催生剂,从而带来的是中国网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机会。接受知识付费的人越多,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便越是鲜明,这无疑也是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助力。

毫无疑问的是,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小到听书软件中的优质文品,大到各个领域的专业Live课程。知识付费的自由度使得互联网中的知识交流更加活跃,免费良品与付费精品正好地满足了各个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而没有繁厚物质形态的知识产物,又恰好对上了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便、全面、性价比高等等,同时满足了生产者和需求者。这一角度而言,知识付费制度是益处多多。

但同时,不可避免的是,知识付费制度下的低质产物不在少数。客观来看,虽然高级知识分子在网络上担任科普大使的积极度呈上升趋势,但有能力产出高级知识产物的人仍是少数,有能力并愿意去生产的人更少,其中能持续产出的人便是极少。知识产物的市场是巨大的,因此只为利益的生产者们蜂拥而至,不顾质量地生产。真假不分,逻辑不明的产物,刷着人们的屏幕。即便这些是自愿付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三观不正的情感博主鸡汤文,或是误人子弟的低俗小说。这些也是原创产品,有成为商品的权力,网民们也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这场交易完全正当。然而,这只会将不正确的观念传播于世变得更加合理,被贴上了价格标签,便证明其有价值。我个人,是不赞同这类知识产品的销售的。

专业性、科普性、实用性高的知产与网红经济下的知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人们需要理性知识的支撑,也需要感性知识的滋润。网红能红,无疑是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幻想,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由此打开的市场,也可以说是人们心中来自本性的渴望。商品是否值得被消费是无法下定论的,只要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便有存在的理由。无论是理性知产,还是感性知产,由其带来的精神交流大潮,也只是事后话。更应该关注事后情况的人,可能是中国教育界。知识付费所带来的一切,也只是人生中自我完善的一个环节。对人的灵魂起到定型作用的,只能是人的本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知识付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