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幸福吗?

我认为,人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

不仅我这么认为,英国著名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也是这么认为的。欧文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学前教育机关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还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被后人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他就有一句关于幸福的名言: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福祉(Human beings, every effort was aimed at the well-being)。

我认为,福祉就是指所有和幸福有关的东西。既然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幸福,为什么很多人却总是烦恼重重、痛苦不堪呢?难道,有的人就喜欢烦恼不成?为此,我花了好些年来研究“幸福”。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享受着幸福、创造着幸福。几年下来,真的是“幸福”多多、感想也多多!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关于“幸福”的调查报告《幸福小调查》,报告的发布时间是2019年1月份,其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约有两万份。在对当下幸福程度的主观评价中,选择“非常幸福”和“幸福”的人数分别占到总体的4.00%和33.93%。也就是说,仅有约38%的人能够肯定自己是幸福的。

1

为什么自我感觉“不幸福”的人如此之多呢?

根据我的研究,很多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有的人并不清楚幸福的本质是什么?也不清楚幸福和什么有关系?也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创造和享受幸福的欲望——混吃等死、麻木不仁说的就是这类人;更有的人尚不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那么,幸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更容易获得幸福呢?

幸福的本质是什么,那要先看看幸福的属性是什么。毋容置疑,幸福是一种感受,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没错吧?“感受”属于物质范畴还是精神范畴呢?幸福感应该到哪个范畴里寻呢?很显然,幸福感必须在精神范畴里寻——如果在物质里找,当然就找不到了。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了,难道物质与幸福就没有任何关系?怎么说呢,当然不能说没有任何关系。“幸福”虽然不在物质范畴里,但物质与幸福肯定是有关联的。好比吃东西,东西本身并没有幸福与不幸福之说。但是,如果是女朋友精心烹制的呢?狗屎都香,对吧?如果是媳妇没好气做的呢?就不一定了吧?

2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呢?《幸福小调查》中显示,每个人对于幸福的体会和获取的能力是有所差异的:

1)、不同性别的人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选择“幸福”和“非常幸福”的女性分别占所有女性受访者的35.24%和4.23%,相对应的男性比例则为27.75%和2.96%(看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幸福。换句话说,感性的人比理性的人更容易幸福。同时也说明,只要男人多用点“心”,女人也是很容易满足的。知足常乐嘛,对吧?);

2)、中年人主观幸福感最高。年龄与主观幸福程度成正比,其中,35-44岁人群选择“幸福”的比例最高,为40.24%(看来,这个阶段大部分人已经成家立业,物质条件和事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幸福感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说明“中年危机”在这个年龄段还不明显);

3)、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高(看来,越无知越幸福、越穷越幸福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4)、常住地的发达程度与幸福程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看来,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也没必要羡慕大城市的孩子,从哪里出发都能到达幸福彼岸);

5)、健康程度、外貌满意度、学业/事业成就、家庭经济状况均与幸福程度成高度正比;家庭越和睦、亲密关系越和谐,主观幸福程度也越高(看来美丽、健康、聪明、金钱、关系,都确实和更高的幸福感相关。但反过来也说明,越幸福的人越容易取得更高的成就,对自己的健康和外表也会越满意)。

6)、从婚恋状态来看,恋爱人群和已婚人群的主观幸福程度更高,选择“非常幸福”和“幸福”的总占比分别为49.20%和50.94%,远高于普通人群的38%;相比之下,单身和离异丧偶人群的占比仅为28.85%和37.96%(看来,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婚姻是用来让人幸福的”)。

综上所述,实际上在很多人心里是很清楚这个道理的:幸福属于精神范畴的概念,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因此要用“心”去感知。同时也说明,幸福和官大官小、钱多钱少并不成正比,并且,低学历的人未必就不幸福。

从下图也可以看出来,在“幸福意味着什么”的答卷中,7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幸福意味着精神上或者心灵上的满足,无论是“美满和谐的家庭或亲密关系”、还是“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被外界认可”和“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以及“精神生活的开销”都会把人们对幸福的注意力直接引入到“精神范畴”中。

3

书写至此,如果我再问一遍:幸福是什么?答案您有了吗?

同时,我还想补充一点。如同《幸福小调查》中所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幸福感的感知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对幸福的理解程度以及幸福感与物质范畴的关联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以我的观点,人生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长成阶段、生存阶段、生活阶段、生命阶段、觉悟阶段。虽然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不一样,但都跑不出这五个阶段,只是每个阶段的起始点和时间长度略有不同罢了。

1)、长成阶段:上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之前,年龄大约在20岁之前。在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成长”。既然是成长,当然就有“成长的烦恼”了。这个阶段,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学习的压力会给一部分人带来“不幸福”的感觉,但随着学业有成、参加工作,这种“不幸福”感也会随之消失。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的“陪伴”特别重要。通过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在陪伴中寓教于“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是建立孩子对“幸福”具备基本认知特别重要的因素。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核心在家庭,“幸福感”也只能来自家人。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没有倾注心血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孩子会不快乐、缺乏安全感,长大后的孩子就很难获得“幸福感”。也就是说,这类孩子对“幸福”是麻木的、冷漠的。

2)、生存阶段:20-30岁左右。这个阶段,不管是上大学,还是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了吃饭、穿衣、买房、买车、结婚忙碌。为了生存,“苦”当然是最基本的特征——幸福感最脆弱,但也最容易满足,幸福感随着物质条件满足的程度而变化。

这个阶段,由于对物质的需求是在变化的,因此幸福感最不稳定。一开始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就很幸福了,然后得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才行,再然后不就得饱暖思淫欲了吗?任何一个目标不能达成,烦恼就来了。

在这个阶段,幸福感是反复的、曲折的,最容易大喜大悲。因此,在这个阶段最需要有“付出”的精神,付出的可能是体力,可能是智力,也可能是情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越多,收获就会越多。通过付出,取得“成功”——因为成功,所以“幸福”。即使失败了,也能收获经验,也是在为下一个成功打基础!

3)、生活阶段:30-40岁左右,工作上小有所成,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成家立业了,人生进入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但是,这个阶段的物质条件好了,精神上反而觉得有些空虚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继续上升而上升。

精神上的空虚会让人觉得活得没意思,追求精神生活便成了很多人的爱好,养生、修心、念佛、学道(茶道、花道等也包含在内)逐渐成了主流——幸福感也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而不断提升!在这个阶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应该是人生“不幸福感”的最低点。并且,随着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幸福感还会持续增强。

当然了,这个阶段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作为事业的核心阶段,也是健康和家庭的分水岭——健康状况开始下降、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所谓“上有老下有小”)。因此,注重健康和回归家庭必须要提上日程。如果不注意健康,一旦健康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幸福”;如果不回归家庭,不管是夫妻感情出现问题,还是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直接影响“幸福”的质量。

4)、生命阶段:40-50岁左右。从不惑到知天命,这个阶段是人生最“黄金”的阶段,事业、家庭都趋于稳定,不再热衷于对物质的追求,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不管是良心发现,还是恍然大悟,都会认识到“只为自己而活着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在这个阶段,不再对活着的目的“迷惑”——为父母活、为爱人活、为孩子活、为社会活!自己在哪里呢?自己就活在利“他”里。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孝”的问题并付之行动,只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有的人开始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助人为乐、奉献利他成为这个阶段最让人幸福的理念——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幸福感也会不断增强并且逐渐持久。

5)、觉悟阶段:50岁以后。这个阶段从“知天命”到“耳顺”,再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直到离开人世间。

天命就是道,这个阶段是人开始觉悟、逐步闻道、学道、悟道的时期。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易经》也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由此可知,道是我们一生都离不开的东西。但道又属于“形而上”的东西,只能去“精神层面”中找。

在这个阶段,对物质的依赖和追求会越来越弱,但幸福感却会越来越强。换句话说,在这个阶段就得活“明白”了(除非是装“糊涂”),要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对于太多“不可求”的东西就不要再执着和苛求了,凡事量力而行——“顺天命、尽人事”就可以了。但有一点要谨记:就算因为能力有限“小善”做不到了,也不能“因恶小而为之”。

最后,还有一点想和大家分享。《幸福小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梦想的受访者更容易感到幸福。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我认为,不管到什么年代,能够为梦想奋斗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4

根据我的研究,以上就是“幸福”的一般规律。会不会有例外呢?如果不按此规律活还能幸福吗?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通过对“幸福”本质的解释,我相信大家应该很清楚,物质是形而下的,肯定是往下沉的——其沉重感不可能让人神清气爽;如果天天纠结在物质需求中,其空虚感也是不言而喻的。试问,沉重感和空虚感交加的人能幸福吗?

因此说,虽然物质能够给人们带来一时的满足感,但绝对不会带来属于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和获得感——这就是“幸福感”!显而易见,隶属于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和获得感就只能从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灵魂层面得到。对吧?

有人会说了,不是知“足”常乐嘛。对!知足确实会常乐,问题是随着新的不满足的到来,幸福感也就随之降低、甚至消失了。另外,知足常乐是没错。但,知足的前提是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亦!我认为,不想去闻“道”、不想去问“道”才是当下人类最大的不足。如果只把对“幸福”的追求停留在物质层面,还有“足”可言吗?不知“足”还有快乐可言吗?不快乐的人生还有幸福可言吗?

如前所述,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不能幸福地活着,人生还有意义吗?没有意义的人生会幸福吗?

最后,我还是想问一句:您幸福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您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