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系列(2)

思政期末复习

单选10个 判断10个 简答4×5 论述2×15 材料分析 30(小论文,不少于800字)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治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绪论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只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 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新时代的大学生想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1)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而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有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始终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

(2)明大德,就是要锤炼高尚品格,崇德修身,启润青春。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持久深沉的道德力量,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极为重要。面对变幻的国际形势,要有明辨是非和良莠的能力;面对如今幸福的生活,也要有居安思危的反思,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3)成大才,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勤奋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大学生应当有终身学习的觉悟敢于站在变革前沿,引领潮流之先,守正创新,以新的实践创造更大成就,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 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4)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新时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方略、新征程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从而坚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奉献青春的信心和决心。要勇攀科技高峰,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第一章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其重要作用有: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就出彩人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答: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 代,大学生想要成就出彩的人生,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双脚去丈量,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奋斗。 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1)与历史同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从来只会眷顾坚定的奋进者。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有正确认识历史方位, 正确把握历史方向的能力,尊重并顺应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与时代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2)与祖国同行。当代大学生不应当只在意自身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应当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 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任重道远。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同发展。

(3)与人民同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当代大学生应当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 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 人生须认真。 (2)人生当务实。(3) 人生应乐观。 (4) 人生要进取。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第二章

理想信念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指引方向, 信念决定成败。(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3)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是精神之“钙”。(4)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5)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理想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执着性、支撑性、多样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我们

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就能正确地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第三章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为(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2. 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 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①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④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万难、前仆后继,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年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而奋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而奋斗。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第四章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青年的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 量。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1)扣好人生的扣子

①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②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① 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要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

② 修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③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大学生一定要正视价值观选择和道德责任感,自觉做良好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④ 笃实。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

第五章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意识,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本质: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②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③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集体主义的层次

①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

③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公共生活的特征

  1.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 活动内容的开放性c.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答:(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①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

②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a.文明礼貌。大学生应当自觉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塑造真诚待人、礼让宽容的良好形象。

b.助人为乐。大学生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

c.爱护公物。大学生要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坚决同损害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d.保护环境。大学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身体力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e.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

③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也是公共生活,因而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e.积极引导网络舆论。f.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而且也是促进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

②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b.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d.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③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a.学习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目的,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b.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大学生不应当只停留在对道德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的层面上,而应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面。

c.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在大学学习虽然不是一种职业,但是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体验职业生活,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3)家庭美德

①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a.注重家庭。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

b.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

c.注重家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② 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a.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b.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③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a.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b.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c.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d.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e.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f.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4)个人品德

①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个人品德的作用有:a.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c.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②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道德修养是指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以促进人格的自我陶冶、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一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身体力行。

a.学思并重的方法。b.省察克治的方法。c.慎独自律的方法。d.知行合一的方法。e.积善成德的方法。

③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a.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要客观评判古代传统道德观和近现代资本主义道德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尤其要清醒认识当代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的不合理性。

b.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自觉涵育对家庭成员的亲亲之情,对他人、集体的关心关爱,在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同步伐、与人民心连心的高尚情怀中,陶冶道德情操。

c.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人们在践履道德原则、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通过道德意志和信念的坚守,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出恒久性。

第六章

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产生: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 等环节。

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司法权限: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

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司法原则: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

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的地位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③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②人民主权原则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公民未能依法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及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答: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一体,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法律权利而不履行法律义务。

(1)大学生依法行使权利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及文化教育权利等。

①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我们要注意权利行使目的的正当性。行使权利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不得违反宪法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 

②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我们要注意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度,必须在国家法律所许可和规定的限度内来行使权利。

③ 依法行使权利,我们要注意权利行使方式的法定性。我们应在法定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权利行使方式。

④ 依法行使权利,我们要注意权利行使的正当程序。通常情况下,行使权利的程序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相关权利。

(2)大学生依法履行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主要包括:

① 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 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③ 履行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④ 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⑤ 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3)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① 尊重法律权威。尊重法律权威,就要从内心真诚信仰法律,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就要遵守法律,用实际行动保障法律实施;就要服从法律,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

② 学习法律知识。法律知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原则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我们既要掌握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要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则。

③ 养成守法习惯。守法即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养成守法习惯,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依法依规办事;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守住法律底线,形成底线思维,坚决不越法律雷池半步。

④ 提高用法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通过增强权利意识,用法处理纠纷和维护自身权利;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法律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勇于揭露和抵制违法犯罪行为,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