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以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请教孔子,什么是孝?
做学生向老师学习,一定要谦虚好学,不懂就问,不能够不懂装懂。
你看,樊迟跟孟懿子两个人的表现不一样,夫子说的同样的一个道理,什么是孝?无违就是孝。
那两个人都没听懂,孟懿子没听懂,他就不问下去了,为什么?我们想象大概他是贵族,孔老夫子是平民。
虽然孟懿子的父亲仰慕孔子的德行学问,要求自己的儿子向他学习,可是他并不是真正生起那种至诚恭敬的心来学的。
问一下,听懂了,很好,听不懂就算了,没有真正求深解义趣那种好学的态度,那么这个也就不是真正的学生。
樊迟就比他好,樊迟听了之后他不懂,跟孟懿子一样,可是他能问。这一问,夫子就解释出来,大家也就更加透彻明了。
所以不懂一定要去问,特别是有老师、善知识在身旁,不能碍于面子,要懂得不耻下问。对一般人都要不耻下问,更何况对夫子、对圣人。
夫子的解释,三句话,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生的时候,我们要事奉父母,以什么来事奉?以礼,也就是说对父母要礼敬。
心要恭敬父母。言语、动作、行为统统要符合礼,为人子之礼,这是生事。
葬祭是父母死后,要依葬礼,依祭礼,表达对父母的哀思怀念,提起报恩的思想,这是讲到事亲的始终。
我们来看一个细节,孟懿子是一个有地位的人,是一个高官,可能是怕丢面子,故而没有追问。
现在很多人也有这个毛病,自己明明就不懂,但是碍于自己的情面,不承认自己不懂,结果,这种心态导致自己一辈子都不懂。
所以,我们请教别人的时候,不懂就是不懂,不妨多问问。搞懂了才有面子,为了面子,不愿意追问,搞不懂,这是真正的没面子和愚蠢。
别人不问,孔子当然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别人也是一个大官。
所以,当樊迟给孔夫子驾车的时候,这个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也给孔子做司机,驾驭孔子的马车。
孔子就对樊迟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无违就行了。”这一次,樊迟这个学生就很争气。
自己不懂什么叫做无违,就赶紧追问老师:“何谓也?什么意思呢?老师?”
父母活着的时候,对待父母要讲礼节、礼数。这当然不只是嘴上说好话,行动上也要关爱父母。
父母死了,葬父母的时候,也要讲礼数,不要父母死了,就不当回事了。每年还应该祭奠死去的父母。
这三件事,都做到了,就叫孝。按照这个标准,恐怕很多现代都市人,都是不孝的。
没有这个经济基础,没有这个能力买自己的房子。现实所迫,让很多人根本做不到孝。
孔子这里的孝,可不仅仅是嘴上讲的,而是要行动的,要付出实际代价的,结合孔子讲 的这个孝,真是心生感叹。多多努力一点才能尽孝。
所以啊,大家努力做事业,努力赚钱吧。争取父母老去的时候,能老在你自己买的房子里。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你能待在身边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