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环境,创造环境 ——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所想

《平凡的世界》虽仅看完第一部,就已认同对该书的权威评论:“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巨著”;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全貌及变迁,还把与人密切关联着的人性、人生、命运和生命等抽象的东西,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启发并引导着人们去深入地思考。

第一部写的是从1975年到1978年,也就是文革后期,黄土高原上双水村发生的故事。

这些故事是在混乱、无序、荒唐、甚至邪恶的社会环境里,通过孙少平们的穷、苦、难、饿等现象来演绎的,它们之所以感人,一是因为符合时代的真实,二是符合人性的真实,既让人感知到生命的伟大,又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渺小。

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小环境影响着个人,大小环境层层叠叠无穷尽。

这里所谓的环境是指政策、法规、制度、舆论、气候、地理、甚至世俗观念等等能约束人们言行和思维自由的东西,从约束的范围上,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起初也是有一个人或多个人或很多人的意志扩散形成的,起初的那个人是不是很伟大?一个天天被穷苦围绕着,被饥饿紧缠着的,仅有力量与死神搏斗的人,在环境面前,他的生命是不是很渺小?书中孙少平们就这样的人。

人是有社会属性的,在你成为那个真正的大王之前,不对,在你成为上帝之前,无论你是谁,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大环境大影响,小环境小影响。

比如:一个外国人来中国持续生活工作几十年后,他不改变原有的那些国外“洋毛病”才怪;一个中国人如果去外国持续呆上几十年,他要没一身“洋气”才怪;无论多么体面的富人,如果被扔到一处无水无电靠天吃饭的山村,而且限制出行,几年后要不成为一个灰头土脸的呆佬才怪;谁也别牛逼,谁敢说环境对他没有影响?

当然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总会凤毛麟角地出些“能人”,以体现出人之为人及生命的伟大来。

有能力的人,创造环境,没能力的人,适应环境。

还拿上面例子来说,如果那个外国佬既有足够多的钱,又有足够强大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大环境允许他雇佣人,于是,他要求周围的人必须按他的所有意愿行事,而且那些人又乐意配合的话,几十年后,他不仅不会改变原有的“洋毛病”,反而会让周围的好多中国人都染上他那些“洋毛病”;

同样的道理,上面提到的那个被扔到偏山僻壤的富人,如果真是个能力超凡的人,而且大环境也不再限制他的出入自由,几年后,他不仅成不了“灰头土脸的呆佬”,还有可能成了遇水架桥开山筑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大佬;那么,这个大佬的言行、穿戴、理念对周围的人而言,就会形成一种小环境,就会对一部分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他的生命也就不再那么渺小。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就是在描述大环境影响下的人们悲苦的生活状态,尽管我还没看第二部第三部,但我能想象的到它们一定是在描述大环境改变后,对孙少平们的影响及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奋发有为的情景,也一定会有创造新环境新气象的事迹,这些事迹和现在第一部中他们所遭受的苦难比起来,是天上地下,巨大的反差会促使人们反思创造环境的过程,思考创造环境的方法。

由此及彼的想,现在的我们,因物质的丰裕,尽管体验不到了孙少平们常有的那种空腹里饿虫们疯狂撕咬的疼痛,但是,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孙少平们那时也经常遇到的一些精神困境——对生活的迷茫、对金钱的渴望、对现实的不满、对爱情的向往、对命运的责怪……

别说孙少平们仅离现在才几十年,就是几百年几千年前的古人,除了现实的大环境不同,本质上还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东西——人性。

书中的孙少平给他妹妹兰香的信里说:“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了苦难,苦难就能给人带来崇高感。”现在的我们,大多远离了物质上的苦难,如果用我们那些所谓的“困境”,换下这句话里的“苦难”,难道这句话所蕴含着的哲理就没了吗?

说白了,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有着许许多多的“困境”,是因为还没有深刻的理解这些困境,更没有用正确和不懈的行动去消除困境,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困境带来的崇高感。

去用心地读读《平凡的世界》吧,路遥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心思把人性的来龙去脉、人生的起起伏伏、命运的公平和是非、生命的伟大和渺小,通过书中人物的言行和旁白,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就看你是否能够觉察和体悟得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应环境,创造环境 ——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