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贴标签,坚持分享第1387天,2021年2月15日。

我知道给孩子贴标签不好,但是我有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啊。这是许多妈妈经常说的。很多时候,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哪些话对孩子好,哪些不好。但情绪上来的那一刻,怎么才能忍得住才是关键。

第一步,换位思考很重要。建议家长们想想:我有时候有没有被贴过标签?哪些标签确实是影响到自己了?那个时候的内心感受又是什么?

当你开始回忆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了。这样就很容易和孩子“共情”。

第二步,改变说话方式。比如:你说孩子“懒”,换成“你应该把你的书桌收拾整齐”。说孩子“调皮”,换成“你今天向小朋友扔东西是不对的”。

第三步,不看表面看本质。简单来说,就是多往好处想。比如:一个被说成“总是扔东西”、“总是撕书”的孩子,可能正处于成长中的敏感期,这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被说成“总是弄坏玩具”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好奇,总想将玩具拆开,他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很强。

凡事多想一点,父母少点脾气,孩子多种可能。

第四点,学会正面反馈绝对有用。

在引导孩子的行为时,避免使用消极的、负面的词汇,而是多用积极的语言和孩子说话。

比如,孩子大哭大闹时,比起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不如说,“妈妈喜欢你自信快乐的样子,非常可爱,让我看看好不好?”

“你怎么这么胆小”,换成“宝贝再大胆一些!”

第五点,说话要先想一想。我们“有口无心”,孩子“听者有意”。很多时候,在别人面前说话,我们都会慎重考虑。但到了最亲近的人面前,往往口不择言。

只要在说话前思考十秒钟,组织一下语言。很多话就可以避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给孩子贴标签,坚持分享第1387天,2021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