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孩子的遭遇,你便知道什么教育尤其不能少?

别人的故事,我们要引以为鉴!

一位男孩外出玩耍,极度口渴时,随手在路边的水沟里捡了一只塑料杯子,张嘴便往里灌了两口,感觉味道很难喝,便扔了。后来孩子开始上吐下泻,但父母根本不知发生什么事,还以为孩子只是肠胃不舒服。一周后,父母发现情况没好转,才带孩子看医生,医生诊断孩子当时喝的是一种除草的农药。入院后抢救了一个月,孩子还是离开了人世。这是最近发生在湖北的惨事。

为什么孩子随便在地上捡了东西就吃、就喝?父母失去孩子很悲痛,但孩子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从小的卫生教育不足的后果。

▲宝宝期捡食物放嘴巴时,父母们便要开始重视

每一个养育过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宝宝们从7,8个月开始,当他们坐在地上玩耍时,会用小手捡拾身边的东西往嘴巴里送,无论是糖果、玩具还是小石块。这是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和口腔敏感期的表现。这时,父母们除了时刻看管宝宝外,还应该开始卫生教育和安全教育。

孩子们会走路后,他们常常像巡路的小公鸡一样,路上见到食物或颜色鲜艳的东西都会放到嘴里。虽然这是孩子成长中的探索表现,但如果孩子什么都往嘴巴里送,就会带来危险。

当孩子5,6岁后,他们会外出玩耍,少了父母的监管,倘若卫生教育不足,孩子就可能在上学或玩耍的路上,随时捡拾地上的食物或颜色鲜艳的糖果吃。

所以,小朋友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孩子的卫生习惯,如何深受父母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我在餐厅里看见一个2,3岁的小女娃自己抓勺子吃饭,当饭粒掉到了桌子上和衣服上,她用手指捏着一粒粒往嘴巴里送。孩子的行为被她奶奶称赞成“珍惜食物”,其实这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也是不良的习惯表现。因为地上捡饭粒是小事情,可卫生习惯是大事情。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知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当孩子看到地上有食物时,总是捡进嘴巴里,如果父母不阻止,甚至给予称赞,相当于孩子的捡食行为得到强化,Ta以后看到食物,便可能习惯随时随地放进嘴巴里;当孩子看到地上有食物便捡进嘴巴里,父母及时阻止,并且还告诉孩子,乱捡食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便能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意识关联:

地上的食物——不卫生/有毒——不能捡。

难怪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应该是习惯支配人”。当习惯支配了孩子,后果可能是严重的。所以,遇到孩子吃饭时捡地上饭粒放嘴巴等类似行为,父母最好阻止:“掉到地上的东西脏了,我们不要吃,爸爸妈妈给你重新拿。”

故事,是一种不错的教育?

有人跟我说,孩子的行为习惯,需要在后果中不断学习养成的。可是,有些习惯的养成,非常不适合走这样的道路,尤其是食物中毒。父母经常性地提醒和告诫,反而更合适。除此之外,还有故事的教育。

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往事:

5,6岁时,我和好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做饭的过家家游戏。有一位跟我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被领头的小朋友分配去捡小树枝。小男孩很投入,转到墙的一边就不见了,回来时,有小朋友发现他的嘴角泛着油光。他支支吾吾地说:“吃了一块大猪肉”。当时很多小朋友还很羡慕,那个年代,谁都爱吃肉。谁也没想到,小男孩第二天就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在墙的那边,捡了一块毒老鼠的猪肉吃掉了……从此,我每次看见墙角的食物,都会想到当年那位玩游戏很认真的小男孩。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讲卫生时,讲讲故事是个不错的做法。

▲过来人的经验:一句话,能减少孩子乱捡食物

这位过来人,是我的一位同学。她的女儿乐乐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幸亏这位妈妈从小教育女儿:“路边的东西不要捡、不要吃,想吃什么,爸爸妈妈给你买”。就是这句话,无意间救了她女儿。

那是前年的事情。乐乐与同桌小A一起放学,路上看见了一只饮料瓶。饮料瓶上面的图案印着红红的水果,看起来很诱人。小A被吸引了,三步并作一步地走上前。拎起瓶子就要拧盖子,但她喝之前,小A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地问:“要不要分享给你?”乐乐摇头,还跟小A说:“妈妈跟我说,路上的东西不要吃,我回家找妈妈买……”小A说:“我妈妈从来不会给我买饮料的……”小A一边说一边拧开瓶盖就往嘴里灌……结果喉咙和胃部立即被腐蚀——饮料瓶里,原来是高强度的消毒液!

所以,从孩子宝宝期开始,父母对孩子的卫生教育不能少,总结一下,有4点:

1、阻止孩子从小捡地上的任何食物吃,不随便捡食物的习惯很重要;

2、路上或公共场所,遇到别人未吃完的食物,不能碰触,更不能吃,因为很有可能是毒老鼠或毒蟑螂的;

3、户外或公共场所,遇到没开包装的食物,也不能归为己有或食用,因为很可能是坏人放的“迷药”;

4、遇到不认识的人送零食或食物,坚决不能要,因为很可能是坏人的“诱饵”手段……

“路边的东西不要捡、不要吃,想吃什么,爸爸妈妈给你买”,能减少孩子乱捡食物,保护孩子。

所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的保护,还需要孩子自我保护!这堂生命之课,你教会孩子了吗?

关键字:卫生教育、安全教育、行为纠正、习惯养成、早期教育

幼儿说,(亲子)心理咨询师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看这些孩子的遭遇,你便知道什么教育尤其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