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2

前言

今天,我们开始正式讲解《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这本书。

自文明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一直在与一种现象做斗争,那就是人类会自言自语,并且会倾听自己说的话。语言的流动与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此紧密,以至于即使在声音受损的情况下,它依然存在。脑海中的声音是心理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大多数时候,这些声音都是有益的。但也有很多时候这些声音会演变为干扰我们决策和行动的喋喋不休,尤其是处于压力之下,或者是我们需要理性冷静处理负面情绪的时候。更有甚者,大脑不仅会折磨我们,还会麻痹我们,导致我们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喋喋不休的控制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使用外部视角,获得心理距离这种方法。

我们和问题之间的距离

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大约在公元前1010年,耶路撒冷一位名叫拔示巴的女性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男孩儿,这个小男孩儿就是著名的犹太王。犹太王是一位智慧无比的领袖,他拥有出众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头脑,也因此备受尊敬。然而,即便是如此完美的人物,也有他的致命弱点,那就是私生活十分混乱。他娶了数百位有着不同信仰的女子为妻,并不遗余力地取悦她们,耗资修建了精致的寺庙和神殿,让她们可以敬奉自己信仰的神。这些做法让他与自己信仰的神以及自己统治的人民渐行渐远,在他死后不久,王国就覆灭了。

犹太王思维和行为上的这种差异体现出人类大脑的基本特征,那就是:我们看待自己不像看待别人那样有距离感和洞察力,简单来说就是看别人的事都很清楚,但换到自己就完全不同了。

这就是距离带来的智慧。

在弄明白距离如何带来智慧之前,我们得先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何为智慧?

有人可能会说,智慧就是聪明,就是事先能预测,遇事有对策;也有人可能会说智慧就是拥有大格局。这些都是我们对智慧的通俗理解。在心理学中,智慧是指人们运用头脑对一系列特定问题进行建设性的推理,这里的特定问题是指我们所遇到的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而拥有智慧的推理,需要看到自己的局限性,需要看到生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承认和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需要能够辩证地看待与自己对立的观点等等。

虽然我们通常认为智者多为老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从不同经历中学到很多东西。但事实证明,无论年龄多大,人们都可以通过学会保持距离做出智慧的决策。

用思想改变思想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部照相机,内心的声音就是调焦按钮。当我们将拍摄的事物放大拉近的时候,就会滋生喋喋不休的思维杂念,这些杂念会左右我们的情绪,干扰我们的思维,以至于让我们无法在理性的情况下分析眼下的问题。试想一个暴跳如雷的人所做出的决定将会带有多么浓郁的冲动性效果。这种情况下,消极情绪会不断爆发,并将眼下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或是悲伤的问题无限放大,严重的甚至还会激发压力、焦虑和抑郁。当然,聚焦事物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反倒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及由此产生的感受。但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困在问题中,并且被喋喋不休干扰无法正视问题本身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声音就会变成反刍。

之所以会这样,和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有关。当我们没有正确面对问题,被喋喋不休所捆绑的时候,大脑中思考的关于自己的事和产生情绪反应的脑区就会被激活。这时,我们的压力按钮就会被按下,释放让人充满负能量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从而让负面情绪加剧并持续,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跳出来看清事情的真相。如此一来,就无法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了。

虽然大脑在面对问题时,习惯性地会让我们的视角缩窄,从而无法从更广阔的的区域观察自我的内心和问题本身。但事实上,大脑也有拓宽的时候,只是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战胜惯性。如果我们知道该如何使大脑变得专注,它就是灵活的。就像如果我们在异常激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调整状态一样,大脑也有一个心理免疫系统,那就是可以通过增加心理距离,用思想来改变思想。

当然,这种心理距离并不能直接消除问题本身,但是却可以扩宽我们解决问题的视角,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像墙上的苍蝇一样看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当事情发生时,既然习惯性的喋喋不休比让大脑专注更容易侵占人们的思想,那么怎样才能在事情发生时,就获得心理距离,从而做到理性思考呢?

起初,诸多科学家认为对抗脑海中消极声音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分散注意力,这个方法很好理解。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比如,有个女孩失恋了,她颓废了很多天,依然无法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为了振作起来,她买了很多书来读,挑选了一些能够让心情变好的地方去旅行,约了朋友一起聚餐。通过这些方式分散她对失恋的注意力,帮助自己度过最难熬的这段日子。这种方式有的时候是有用的,但有的时候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因为,如果不是内心彻底放下了这个人,即使用读书填满一天的时间,即使去旅行,即使和朋友开心地聚餐,但当你停下这些事情的时候,如何走出失恋这个问题依然在那里等你,你依旧会陷入悲伤,陷入无尽的负面情绪。

既然分散注意力不是除根的良药,那么,保持距离这种方法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得到科学家们的追捧了呢?

奇怪的是,并没有。1970年,认知疗法的创始人之一、心理健康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阿伦·贝克提出应教会病人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想法的观点,他将这个过程称为“抽离”。这也是提倡通过建构心理距离解决内心焦虑的论点。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诸多科学家认为抽离就等同于逃避问题,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其实,用好了抽离,它将变成很有效的方式,从理论上说,它可以让大脑用拓宽的视角来观察问题。

这听起来有点像我们熟知的正面冥想。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正面冥想仿佛是自己站在一旁,让自己的思想跟着指令飘忽,但自己本身却不与思想接触。而抽离的核心是让自己从远处审视自己的能力,自身需要参与进来。我们需要回想让我们产生焦虑的事件,由于站在远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比如,我们可以将自己作为这场事件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观察,但也可以将自己放在另一个视角俯视整个事件或场景,就好像自己变成一只墙上的苍蝇一样,在看戏。

与以自己这个第一人称视角看待事件相比,像苍蝇一样看戏,会更容易摆脱情感和言语的困扰。如果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观察,就会很容易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痛苦上,从而产生负面情绪。但是以远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却不同,这么做的时候会让我们的心胸变的更加开阔,会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虽然也有感性的成分,但会更好地接纳和理解这些情感。

产生这样的差异其实并不难理解。比如当你的朋友在工作中感觉被冷落,拿不到好的项目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了,或者可能觉得部门里存在着潜规则,即使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他感觉自己永无出头之日。当他找你抱怨的时候,你可能也会为他感到气愤,但更多的也许是觉得这是职场中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许你还会觉得,如果真的做的不开心,可以辞职再换一家公司就好。更有甚者,你可能会从朋友的抱怨中,发现是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这样的局面。但是,反过来,有一天,如果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可能就无法如此理性的分析了。

这也说明了,当我们作为局外人的时候,看待事情的思维会更清晰,也更复杂,并且通过第三方观察者的洞察力来看待事情,还能更好地从这次经历中做出有建设性的总结。

这就是心理距离的作用。

大脑的时间旅行

增加心理距离,除了像苍蝇一样看待问题外,还可以让自己做精神上的时间旅行。人生很漫长,今天的痛苦也许在10年后就变的不值一提。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青春年少时,认为只要高考结束了,痛苦就结束了。在那个时候,高考在许多人心中,是活在这个世上最难的一件事。但是,当我们大学毕业,迈入社会,成家生子之后,当生活的压力和种种无奈袭来的时候,此时再去回想高考时的痛苦,就会觉得那时的磨难真的是太初级了。

做精神上的时间旅行,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也可以鸟瞰未来。将现在的问题放在一生的时间轴中,就像一颗星星在浩瀚的宇宙中一样,顷刻间就变的渺小了许多。这样做会让我们明白所有的遭遇是暂时的,进而获得正向的力量。

好了,今天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是如何理解像墙上的苍蝇一样思考问题这个方法的?欢迎把你的观点写到留言区。

我们下一节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