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思考就不会演讲(思考的运用之五:演讲)

樊荣强

文/樊荣强

2.5  演讲

我从事演讲培训有十几年了,培训的重点与特色,就是思考能力的培训。我总是告诉学生,不会思考就不会演讲,尤其是即兴演讲。

所谓即兴演讲,就是边想边讲,边讲边想。绝大多数人害怕即兴演讲,不能胜任即兴演讲,就是不懂得在演讲过程中如何思考。

有很多学生都会问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自己平时聊天讲话感觉还不错,但是在台上发表即兴演讲就那么困难呢?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情景压力。平时的聊天,通常不那么正式,气氛没有那么严肃。而所学演讲,除了比较正式而严肃之外,演讲者往往要站起来,或者要站到高高的讲台上,台下无数的眼睛盯着自己,难免要产生强烈的聚焦恐惧,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一个演讲者,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训练,也很少体验这种情景压力,那么他的大脑能量,将大部分消耗于抵抗压力,根本无法去思考演讲的内容,甚至根本就没有进入思考。就像一个刚学驾驶的人,由于紧张恐惧,只剩下手忙脚乱,那里又能够把车开得稳稳当当呢?

第二,逻辑混乱。所谓逻辑,就是演讲必须有清晰的框架、结构、条理、层次,如果有逻辑,演讲者自己可以轻松地呈现自己的思路与观点,听众也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平常的聊天,我们可以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地讲,轻易地就变换主题,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讲,所以对逻辑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但是,一个好的演讲,必须拥有清晰的逻辑,否则演讲者自己不能梳理自己的思路,很快就觉得自己思路混乱,跑题偏题,无法再往下讲,因为内心担心听众瞧不起自己。

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术》一书中,说到写作是整理思路的一种好方法时,解释了思考与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思考是立体的,写作是线性的。他说:“书写的过程就是把立体的思考传递到线性的语言上去。这就像从乱七八糟的线团里理出一根线来一样,我们可以沿着这根线慢慢把思维理清,继而解开头脑中的线团。”

外山的观点,不仅适用于写作,而且适用于演讲。一般人脑海里的思绪是立体的,也可以称为网状的,有时甚至千头万绪,两个或多个想法可以同时存在,但是,演讲是一个时间过程,多个想法必须有先有后,一个一个地讲出来。

对于即兴演讲,我所提出的“钻石法则”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逻辑工具。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讲解。

第三,无话可说。如果你在台上发表演讲,虽然开始觉得自己有千言万语可讲,但讲了几句似乎就无话可说了,于是只能尴尬地中止讲话,灰溜溜地跑下讲台。无话可说只是一种外部表现,内在的问题则是大脑短路。

我们排除那种因为过度紧张或者意外的干扰而造成的大脑短路的情况,更多的人,是不懂得思考,不懂得语言的生成机制而导致大脑短路,无话可说。

平时聊天,我们彼此三言两语交替进行,不需要一个人持续地说长句子,而且,有话就说,没话就让对方说。而演讲则不同,从一张嘴开始,就不能随意中止,嘴巴不能停,思路更不能断,否则,空气会紧张、凝固,恐惧就潮水般涌来。

语言的生成机制,就是指当我们接到一个话题之后,如何从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开始,把它们演绎成一个几名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演讲,而且确保思路持续不断。

我在演讲培训课堂上,总是不断地让学员拿着一个刚刚任意抽到的一个词,即兴展开一分钟或两分钟的演讲。除了要运用搭建框架以确保有逻辑地呈现的“钻石法则”之外,还必须掌握“问答思维”这一工具。

“问答思维”后边我会专门讲解,此处只作简要说明。

所谓“问答思维”,也称为“问题链思维”,它清楚地揭示了语言的生成机制。源源不断的话语来自持续的思考,一个思考单元为一个“问-答”,持续的思考则为一连串的“问-答-问-答……”。

比如说,你参加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发问,你负责回答。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能应对。因为这是“你问我答”,你可以跟随主持人的提问,一问一答地持续下去。但是,当你一个人在台上发表演讲,有谁来给你提问呢?主持人不会,台下的听众不会,只有你自己提问,这种情况就是“自问自答”。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通过起承转合的提问,原来是在帮助嘉宾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会思考就不会演讲(思考的运用之五: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