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教育研究|核心素养,奏响学校变革进行曲|方格教育

        二十一世纪,伴随全球化和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价值和其重要性。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在历经从“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转变。今后十年的教育紧迫任务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实施学校变革,迈向“公平且有水准”的教育新阶段。

                                                              1、刷新学校教育目标

       学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高品质”和“平等”。二者并非对立关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实施学校变革,预期效果是将每个孩子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公。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与以“探究学习”与“协同学习”为特点的“素质教育”,尚存在一定差距。传统应试教育优先课题是传递固守的学科知识。课程和教育如果只限于普及知识和技能,会使得其失之偏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运用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其基础学习能力和健全人格的成长。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倾向是从 “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知识本位”的教育逻辑与“素养本位”的教育逻辑不同。所谓的 “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是整体性概念,不仅指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综合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和道德”,能够运用各种含知识、技能、态度在内的心理和社会资源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实施学校变革中, “知识”不是零散的堆积,而是系统化;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学活用;不是集中于知道的事情,而是集中于有实践体验的能够运用的知识。这种知识是能够收集并归纳演绎,借助编码语言思考、理解的智慧。这种知识是所有人在证据和根据基础上做出自己答案的智慧。这种知识也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拓展语言范围,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 “核心素养”。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出色的“死记硬背者”,而是为了培养优秀的“思索者和探究者”。


                                                                2、优化学校课程结构

       近年来,我国应试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是“轻体力重脑力”、 “轻非认知能力重认知能力”、 “轻跨学科整合能力重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概念大不相同。我国的课程发展应该实现均衡发展上述三个维度。均衡发展脑力和体力。根据大脑的研究,运动维持了有关思考和情绪的神经传递物质和神经化学物质的平衡,平衡二者可以改变一生。锻炼对于思考方式、感悟方式和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生活中的孩子作为学习者成长,体力和头脑都很重要。运动是锻炼体力和脑力的重要途径。


       均衡发展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根据有效的研究,读书、算术、解决问题等认知能力很重要,但是非认知能力中的创造力、批判性的思考、忍耐力、自我控制力、抵抗力等同样重要。“非认知能力”来源于个人人格的成长,以良好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基础,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交流促进建立信赖关系,调整学习者之间的感情,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均衡学科知识和跨学科整合能力。跨学科学习与学科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所必需的两种教育方法。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解决探索中的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习者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开发、收集、组织、分析、总结和表现,帮助学习者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树立积极的社会参与心态。跨学科学习,教师不设定教育内容,而是以学习者“想知道”和“想解决”的需求为依据,设计学习活动,教师扮演支援角色。

                                                                3、打造有效学习课堂

       科学的“有效学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学习,而是指一种深度学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学生以及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在特定的情况中形成共识产生的学习,只有在探究有意义的课题时才会产生。当深入探究某个课题,将重要原理与原则建立起关联时,学生才可以在未知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而形成“深度理解”。

       优化“有效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有:第一,学生是“有效学习”环境的核心参与者;第二,学习的组织需要维持高度的社会性,积极推进组织优化协同学习;第三,学习是基于感情、动机、认知的动态交互效果产生的;第四,特别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第五,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人需求为依据,提供学生能够充分实现的挑战性项目课题,使得全体学习者得以发展;第六,形成与有效学习环境相匹配的评价体系;第七,学习的最重要的特征包括通过形成层级结构的几个基本元件而形成复杂的知识结构。如能构建出色的知识网络,则可以提升知识转移的理解能力。

       学校变革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各环节彼此链接: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安排与实施——学习评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校教育的真正转变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洗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