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日记:一次意外的课程收获

第一次完整地讲演讲的逻辑结构,就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效果,特此进行记录总结。整理自己,启发他人,获得帮助。

9月底,接到同事F的邀请,帮她在公司的演讲训练营上讲半天的课程,她讲表达呈现,我主讲结构和逻辑。

当我了解到我的学员群体是一群工作5到10年的设计师时,我内心是有些慌的。

内心的活动是:我工作都还没5年呢,要给工作了10年的人讲课,而且还是这种职场通用类课程中的基础课。这群人凭啥听我讲?我又凭啥让学员感到有所收获?

后来,因为工作太忙,就一直没花时间准备这个事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心理那层自信没建立起来。

虽然我在国际演讲会呆了5年,大大小小的演讲也做了将近100场,偶尔也会做一些工作坊和分享。
但之前的分享一般都是10分钟左右的,最长也就是30分钟了,而且对象都是演讲小白,或者职场新人为主。
这次突然变成工作10年左右的职场老鸟,我能不能HOLD得住?
而且时长拉长到3小时,以前30分钟的内容量根本不足以支撑,我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课程框架呢?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管怎样,既然答应了,就得上,而且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知识梳理的过程。

有了这个心理建设,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信心比方法更重要。

大脑中快速地搜索可以用得上的课程框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模仿。这么多年实践下来,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借鉴和模仿。

在大脑中快速检索了一下,有哪些好的沟通表达课程可以模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家瑞老师的课程《即学即用的12节演讲表达课》。

家瑞老师的口碑很好,他的演讲课大家都称赞,但之前没时间学习。这次刚好因为要备课,就想到先去学习他的课程时间。我利用做地铁的时间,把《即学即用的12节演讲表达课》的前四节看了三遍,然后决定用这个课程框架来进行此次的授课。

有了课程框架,剩下的就是根据此次的学员情况和授课环境进行案例替换,增加练习,还有一个大的工作就是制作PPT,寻找和剪辑符合教学要求的视频。

白天有一堆项目要忙,根本没时间做PPT,更别说找这么多视频了。晚上的时间肯定不够,如果晚上才开始找,估计搞通宵都搞不完。

机智的我又想到了借鉴和模仿,我把课程框架分享给F,拿了她手上一些我马上能用的PPT页面。在学习项目群,找了几个朋友,志鹏,Like,拿了他们之前做演讲课的课件,也让部分朋友分享了他们用过的教学视频,比如高展。

这就已经凑成了课件的70%部分,剩下的30%是需要增加的过渡,讨论,练习页面,这个只能自己独立完成。

视频的部分,之前都是要去先下载,再剪辑。遇到格式不对的,可能还得转码,特别麻烦。现在更好的处理方式是,找到对应的视频,在网站上播,然后用录屏工具录下来。

上课的时候,还是用本地视频比在线视频更保险。在线视频加载需要时间,部分还含有广告,容易让学员走神。

就这样,把课程需要的PPT,视频就基本准备完了。

上课当天,提前来到现场。我是下午上课,我上午就来了。

目的在于:
1.熟悉场地。熟悉场地有助于缓解紧张。

2.熟悉学员。之前只是听说这群学员的个性怎么样,基础怎么样。但脑子里一直没有画面。来观察学员上午的上课状态,有利于了解学员的基础。

3.抓取现场灵感。因为不熟悉学员的具体工作场景,以及业务流程。我做完课件的知识部分后,案例,讨论和练习环节一直没有定,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特别贴合学员实际需求的点。在现场听上一个讲师的分享以及学员现场的分享,能够更了解学员的需求,现场找到灵感设置练习环节。

搞完这些,课程基本准备好了。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学员全都回去吃饭休息了,我一个人在课室里,把PPT播放了两遍,确保PPT,视频,音频都能正常播放,同时回忆了一下课程的主体框架。

试着板书。

检查不同方位学员对于PPT和板书的阅读效果。

把课程的前1/3讲一遍,把课程开场练了两遍。

吃饭&冥想10分钟。

登台表演!


授课
板书

以上就是此次备课的全过程,因为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且有很多想感激的人,就顺手码了下来。

最后的结果超乎我的预期,授课过程中有很多幽默touch到了学员,听到大家在三个小时里,开怀大笑了好几次。每一次的练习大家基本都能投入参与,而且有50%左右的学员,是能在现场练习的时候,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结束的时候进行课程回顾,感受里有超过75%的学员都能记住今天的主体内容。

觉得特别爽,特别自豪。

这是一次小小的里程碑,也是一次备课-授课技能的突破。

在这里,特别感谢家瑞老师,志鹏,Like,高展的分享,还有章森老师的分享。

我现在上课,基本上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带着学员回顾一遍,三个小时的课程,起码回顾了5遍。这样对于学员记忆重点内容是特别有帮助的。

很享受这个过程,感谢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所有老师,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就日记:一次意外的课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