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感

这两天看到影儿在分享她的阅读心得,想到自己从年前到现在一直断断续续阅读的一本大部头小说,也终于快读到结尾了!它就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起初是在《看理想》公众号中看到一篇关于“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的推文,推文的导语引用了陀思妥的一句名言——“人是一个谜,应当去解开这个谜,即便一辈子都在破解这个谜,你也不要说这是在浪费时间,我就在破解这个谜,因为我想成为一个人。”

这句话和推文的标题——“爱具体的人”相呼应,瞬间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方面我对于“人”这个具有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的概念,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好奇与不解,我会联想到“人心难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如何变为工具的、他人即地狱、人很简单又很复杂...”等等一系列的话题,毕竟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懂我自己,这么看来,人真的是一个谜,他人是,自己也是。

另一方面,陀思妥说要去爱“具体的人”,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具体的人?有具体的人是不是也有抽象的人?为什么要去爱具体而非抽象?

于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就开启了我的探寻“陀思妥”之旅。

我选取了陀思妥最经典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来读,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俄国农奴制残余下社会各阶层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包含对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的思考与追问。其中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对人物灵魂与内心世界的关注,对人物情绪与心理状态抽丝剥茧般、极度细致的描写。

整本书读下来就一个字——累!很累!非常累!

作者写的不过是一个家庭发生了一桩命案、在短短几周内发生变故的故事。然而却用了几千页的篇幅来叙述,在阅读过程中,那些对不同人物的精彩绝伦的心理活动描写,对我的情绪消耗非常大,我几乎是皱着眉头啃下来的,因为陀思妥写的就是人性共通的丑陋与邪恶,和人性的善良与纯碎,善与恶作为一体两面的矛盾体共同占据在同一个灵魂中,相互撕扯。令人不禁反思、羞愧、感动、颓丧的同时又无法放弃希望,这样如此强烈的情绪调动,令人欲罢不能、停不下来。

下面摘抄几段心理描写的句子做个结尾吧:

“他说,我爱人类,但自己觉得奇怪的是我对整个人类爱得越深,却对个别人,也就是一个个单独的人,爱得越少。”

“他说,我往往在头脑中幻想着要热情地为人类服务,为了他们也许真的愿意走上十字架,假如突然需要这样做的话。但是经验证明,我无法跟任何人在一个房间里住上两天。”

“比起停留在幻想中的爱,积极的爱是件残酷而令人望而却步的事情。”

“可是他说完一堆蠢话之后又觉得自己说得过于离奇,于是又想向在场的人,首先是向自己证明,他绝对不是在胡说八道。虽然他非常清楚,他的话无非是越说越荒唐、越说越离谱罢了。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就像一块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一发不可收拾了。”

“现在霍赫拉科娃太太又突然直率而固执地坚持说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爱的是伊凡哥哥,只是为了演戏,为了“折磨”,才故意自欺欺人,而为了报答德米特里的恩情故意用一种虚假的爱来折磨自己。”

“他很像那种长期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但突然跳出来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的人。”

“创伤终将愈合平复,种种可气可笑的人类矛盾犹如海市蜃楼,犹如原子般弱小的欧几里得式的人脑挖空心思虚构出来的种种幻影最后终将消失。”

“若要爱一个人,就得让他躲起来,否则,只要他一露脸——爱也就消失了。”

“如果魔鬼并不存在,而是人创造出来的,那肯定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的。”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