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正好训练孩子们单元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词”。将微课视频的运用优化处理,请孩子们看视频,自主决定在哪里停下来。看完之后再补充自己的想法。主要是想训练孩子们一边倾听一边思考的习惯。孩子们长时间专注倾听的能力不够,学习效果不如昨天好。有些办法,可能说起来想起来都很美好,实施未必就真的那么美好。一切都需要从孩子实际需求出发,用实实在在的课堂去检验。
今日几次去听课,都因为有事情给耽误。一直在回味昨日数学老师在我们班级的磨课。数学大单元整合的导入课到底怎么上,我很好奇,也想从中学到点什么。
第一步:回顾学力单,请学生思考:做题的时候,用到了哪些学过的方法?
【通过学力单了解学情,是很棒的一个办法。迁移到语文课,可以转化成预习单,做课前测检测预习效果,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只是预习单的设置,应根据《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里提到的有效教学框架的落实,不能只是一个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涉及全过程学习,为实现核心目标搭梯子。】
第二步:整理已学知识
老师出示卡片:乘法口诀 整十、整百、整千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 竖式 计算方法 算式
第一个同学整理,我没有太明白要做什么,学生也没有说清楚自己到底按照什么逻辑排列。
第二个同学整理,根据孩子的讲述,我慢慢明白过来,原来是按照他们内容的学习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个同学补充:计算方法应该是其他都要用到的,老师随即把“算式”和“计算方法”挪到另一行板书,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不止是在整理,也在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
这个环节,学生每罗列一个点,都会说理由。老师不停地提醒:“只需要排列好,不需要说理由。”学生还是忍不住要说理由。我平常训练他们说话,一个观点至少要带一个理由。孩子们养成了这个习惯,一时半会只让说结论,不让说理由,还转变不过来。看来,我不止要训练孩子们有理有据地表达,也要训练孩子快速简要只说结论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观察排列好的知识点
师:仔细观察,这样编排有什么特点?
两个学生站起来说,都是重复知识点。我也不太明白,老师希望学生发现什么呢?
老师追问:为什么这个(老师指着“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要排列在这个位置?能不能换到前面去学?
一个学生发言:“这里的排列是从简单到复杂。”
老师马上总结。
这里应该是训练孩子的思维,为什么前两个孩子说不到思维点上?第三个孩子的发现有一些思维含量,其他孩子是否会受到启发,还有其他的发现呢?我也不确定这里的设计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这里是否需要一个且唯一答案?如果将这类似的题放到语文课上,也许我还会多听几个孩子的想法,看看他们究竟在怎样思维。
第四步:出示单元主题,猜想:你觉得还会学什么?
出示翻书要求,一生读要求。学生自主翻书看本单元新课内容,标注。小组交流,全班分享。两生上讲台,一生主要发言,一生配合翻书投影内容。我仔细观察,有倾听,有补充,有疑惑,有回应,分享课堂的雏形在。但是回应的内容很简单。
第五步:书上这样编排有什么特点?
有前面的铺垫,马上有学生不加思索地说:“先简单,再复杂。”另一个学生说:“我妈妈说的,先易后难,不能一口学个莽娃。”儿童化的语言和儿童化的思维,是这节课唯一让我轻松了一下的发言。
老师追问:遇到复杂的要怎么办呢?引出复杂可以转化为简单。老师板书结论:简单→复杂,再一个箭头回到简单,上面写上转化。结论本身我是明白的,但是这个结论怎么出来的,我晃神了,没有听明白。
第六步:梳理已学的,猜想未学的,你有什么收获?
停顿了很久,老师重复了好几次这个问题,有些着急,我接到的信息是:学生无论如何应该有收获。我当时想:如果让我来说收获,好像也很疑惑,这节课收获我要怎么表达呢?
终于有学生发言。
生1:先练好基础,再学习难的。
生2:猜想后,要去预习。
生3:回忆了以前的老方法。
老师总结,结束全课。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大单元整合,也应该是第一次这样进入单元新课。我猜想这节课指向的第一个目标是复习旧知识,帮学生形成思维框架式,为后续的学习搭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支架。第二个目标是概览本单元所有的新知识,试图搭建一个与前面有关联的新的思维框架,并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从学生的倾听、思考、发言以及眼神、表情的变化,可知孩子初步的思维框架有了。对后续学习的大体把握也有了,但是学生们发言的思维含量不够,对新课的那种喜欢和期待,感觉上少了一点点。
回味这节课,的确突破了常规数学课的教什么,直指学生的思维练习,凸显数学学科的本质。给我的启发有三:
第一、语文到底教什么?教教材,还是借教材教语文?还是借语文教孩子?我想,三者都非常重要。教材上的核心考点,不教不行,分数当中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基础部分,都来自于教材。教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用文字熏陶感染,教孩子做人,“以文化人”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认为,既然是语文学科教学,就要直指语文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去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譬如:借教材,教语言,建构与运用,孩子能说会讲;教思维,发展与提升,孩子能听会想;教审美,教文化。这里面最为核心的,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侧重点,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点。但是学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后,引导对话的第二重境界,以及与生命融合的第三重境界,把四点核心素养都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观念上要几点并重,具体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特点,各有侧重。因此,语文的文本解读和教材处理是教学有效的关键。
第二、怎么教?体系化地教胜过散点式的教。让学生形成结构化地知识体系,互相联系,迁移运用,一通百通。引领式的教胜过灌输式的教。围绕核心目标,抛出核心问题或者问题串,引领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分享解决问题地办法。倾听式地教胜过“菜市场地教”。有些课堂,特别是语文课,热热闹闹,就像菜市场,各说各话,各回各家,没有真正地相互倾听。老师要倾听学生,听他说了什么,还有哪些想说没有说出来地话。学生倾听学生,学习别人的思考,师生一起倾听文本说话,通过文本去倾听文本内容,作者情感以及作者描述的那些人、事、物、场景等背后的思想之音,时代之音。
第三、怎么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我们常见的反馈是做练习,看答案。反馈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以现场的老师评价为例,这就是一种及时反馈。你在课堂里的及时评价,学生接收到的是欣赏还是打压?你是一本正经的告诉他们,学习这个很有意义,还是激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个学习过程本身有意思?他们是因为守常规被老师表扬获得的快乐还是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思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老师心里有什么,眼里就能看见什么,传递给学生的反馈就是什么。
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吧,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收到爱。欣赏和鼓励学生吧,那样的欣赏和鼓励,会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潜能。爱你教的那一门学科吧。你爱了,你就知道怎么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科的奥秘,享受学科学习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