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江,渡口仅存五个,永恒的纪念

渡口,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江南水乡,渡口更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原始的渡江、渡河方式,维系并推进着人类发展。

宁波的三江之上,曾经渡口兴盛。

渡口到底诞生于哪一年,没人能够说清楚,但是从宁波发现的河姆渡、田螺山、井头山三处人类活动遗址中,可以推及到5-7千年前,甚至8000多年前。

岁月变迁,桥通两岸,渡口逐渐淡出人类的生活,往返于两岸的渡船,越来越少,古渡渐次消失,舟楫忙碌、乘舟江上的历史,渐行渐远。

宁波三江,仅存姜家渡、河姆渡、半浦渡、邵家渡和镇海渡五个渡口仍在运行之中,在彻底全部消失之前,留下永恒的纪念。


奉化江上,曾有包山渡、武陵渡、后顾渡、下王渡、胡家馋渡、北渡、翻石渡、铜盆渡、周泄渡等等重要渡口,近年来桥梁代替,渡口已经全部废弃,现在一渡无存。

余姚江上,青林渡、西洪渡、大西坝渡、洪陈渡、城山渡、祝家渡等等历史悠久的渡口,先后停渡,现在仅有姜家渡、河姆渡、半浦渡和邵家渡尚在运行之中。

甬江之上,仅有镇海渡(红联渡)仍在运行,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开通后,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姜家渡,是距离余姚城区最近的渡口,南岸是余姚市梨洲街道姜家渡村,北岸是余姚市凤山街道蜀山村。

姚江流至余姚城区,一分为二,南北两江,南侧的江名为最良江,姚江穿越余姚城区,向东流至凤山街道蜀山村,突然折而向西,流至梨洲街道明伟村,与最良江合二为一。

姜家渡,就位于与明伟村相邻的姜家渡村。


姜家渡村由东姜、西姜、郁浪浦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原属梁辉镇,2001年9月改属东南街道,因地处余姚城区东南方向而名,2006年1月1日,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

姜家渡仍是传统的摇橹式渡船,悠然渡江,逍遥时光。


北岸的蜀山村,由蜀山、大河、咸池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姚江迂回绕转蜀山村,如玉带缥缈,典型的江南水乡。

大河自然村,因村东有座大河桥而得名。

咸池,因在咸丰年间有一口池塘,故称咸池。姜家渡北岸的渡口就在咸池自然村。

蜀山,原名夜飞山,据传一夜之间平地上长出了一座小山,因此而名夜飞山,且在四川地区少了一块小山,因四川简称蜀,故称蜀山。

四川的山,飞到了姚江岸,好神奇的传说。


河姆渡,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北岸是河姆渡镇浪墅桥村,南岸是河姆渡镇的河姆渡村,村名、镇名,都以渡口而名。

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就在北岸的浪墅桥村。


1973年夏天,余姚罗江公社的群众在渡口旁兴修水利时,意外挖掘到了这处原始村落遗址,称为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经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陶器、玉器、木器、栽培遗物、建筑构件等各类文物6700余件,为研究当时农业、建筑、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河姆渡遗址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人居年代可以推及到7000年前。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1992年,余姚境内的罗江、江中、车厩三个乡合并为河姆渡镇,镇以河姆渡遗址而名。

1993年5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

河姆渡,穿越数千年,历史重现。

渡口仍在运行,渡船使用的也是传统的摇橹方式,人类的历史进程,正如摇橹推进。


半浦渡,南岸是海曙区高桥镇江南村,北岸则是著名的古村,江北区慈城镇半浦古村。

半浦,初名鹳浦,亦称灌浦、官浦,取灌溉农田之意,渡口早期称为鹳浦渡。

鹳浦,地处原来的鄞县和慈溪两县之中点,从慈溪到鄞县,过鹳浦时,正好是两县路程的一半,清代时,遂将鹳浦改称为:半浦。

鹳浦渡,也被改称为半浦渡,送两岸人民往返于彼岸,经年不止。


半浦渡亭中的《义渡碑示》载,半浦渡旧为义渡,是道光年间的举人郑芬、郑一夔兄弟俩捐资建渡口,行人免费渡船过江,故称义渡。

咸丰元年(1851),郑显煜、郑显泰继承父辈遗愿,再次发起为义渡捐资、捐地,修渡亭,添渡船,建渡屋,并置夜航引渡的天灯。

当时曾有渡船三艘,雇工分撑,船夫居住于渡屋,使义渡可以昼夜运行,轮流往返以利行商往来。

郑氏的义举,受到了官府的表彰,称其“好义可风”。

时事变迁,古渡依在,然渡船过江者渐少,古渡还能存续多少年呢?


姚江一路迂回婉转,汇聚两岸河流,江面越来越宽,流至海曙区高桥镇梁祝村,突然向北拐了一个弯,流至望江村头,再折而向东,奔流向海。

从梁祝村至望江村头,姚江呈南北走向,往来两岸的渡口呈东西走向。

邵家渡,是幸存渡口中距离宁波市中心最近的渡口,东岸是海曙区梁祝村,对面是江北区邵家渡村。


邵家渡村,村以渡口而名,渡口以村为名。

邵家渡村原属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2020年6月29日,江北区前江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原来的洪塘街道以茅家河西侧岸线为界,一分为二,东为洪塘街道,西为前江街道,姚江畔的邵家渡村等六个村庄从此归属前江街道。

前江街道所属区域,毗邻姚江,姚江旧称前江,前江街道因此而名,与前湾相呼应。

在航运兴盛的年代,邵家渡舟楫往来不停。“郡外海而内江,江流浩渺百余里间,俱当孔道,设渡藉舟以济鄞、慈、奉、镇四邑,凡渡寺十有一,蓉江邵家渡其一也。”


邵家渡南岸,就是著名的梁祝文化园,因为著名的梁祝爱情故事而名。

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

梁山伯和祝英台,也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祝英台的家在绍兴市上虞区的祝家庄,也就是现在的上虞区丰惠镇祝家庄村,地处姚江岸。

公元373年,梁山伯治理姚江水患期间,病故于姚江岸。

祝英台惊闻噩耗,痛不欲生,被逼出嫁会稽郡太守之子马文才时,坚决要求到梁山伯墓前拜祭。

祝英台从祝家庄乘船,顺姚江而下,船行至邵家渡口,天地变色,风雨交加。

祝英台在梁山伯墓前恸哭不止,一声惊雷,坟墓裂开,祝英台奋身投墓,悲怆殉情。

祝英台当年下船上岸的地方,就是邵家渡。

邵家渡大桥已在规划之中,大桥建成之后,邵家渡也将永远消失。


姚江流至三江口,与奉化江相汇成甬江。

甬江上唯一存在的渡口,就是镇海渡。

一个渡口,两个名字,镇海人叫镇海渡,北仑人叫红联渡。

一渡越甬江,南北联通北仑区和镇海区,也是宁波离东海最近的内陆渡口。

从渡口顺甬江而下,不远就是招宝山大桥,过桥不远就是茫茫东海。


镇海渡西岸位于镇海区沿江西路江北码头,东岸的红联渡口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村。

渡口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早期叫定海江南渡,又名大浃渡。

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定海县改名为镇海县,渡口也改为镇海江南渡,后来再改为现在的镇海渡和红联渡。

早期的渡船都是摇橹船,1951,甬江两岸建成了轮渡码头,1963年,摇渡正式改为轮渡。

1985年7月,镇海县撤县设区,以甬江为界,北为镇海区,南为滨海区,1987年,滨海区更名为北仑区。

镇海渡和红联渡,是甬江上联接镇海区和北仑区唯一存在的跨江渡轮航线。


镇海渡繁盛的时候有四艘渡轮,往来不停,近年来由于过江桥梁和隧道陆续贯通,渡船往来的行人越来越少,现在渡轮仅存两艘,每半小时一班,轮渡运营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渡口,曾将多少行人送抵彼岸。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穿过甬江的招宝山站至红联站,已经在建设中,轨道交通开通后,公交接驳,渡口也将永远退出历史的舞台。


我常常去渡口,把渡船当游船,渡过去,再渡回来,逍遥时光,如此甚好。

席慕容写过一首诗,名叫《渡口》,这首诗谱成了歌,李翊君、蔡琴等人都曾演唱,关于渡口的千情万绪,都在诗歌里,只是渡口渐少,很少人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愫: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新旧更替。

唯有在被更替之前,把美好的记忆留下。

永恒的纪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波三江,渡口仅存五个,永恒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