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期【读书笔记】《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

    《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

                          文/袁茹意

      《幽微的人性》作者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警监,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剖析。

      先来说画像:通常情况下我们见到的是静态画像,一个坐一个画。另一种是心理画像,见不到当事人,但会依据人的诸种心理内容,如:人的兴趣、需要、观念、态度、智力、技能、气质、性格、习惯等。除此之外,心理画像的指标还可包括与心理活动直接相关的生理指标,如嫌疑人的年龄、题型、身高等。

        一种是用线条组合,绘制人脸特征;另一种是用文字表述,可以说是人物传记式的描述。文中有些观点是在实际案件中总结出来的,特整理如下:

      1、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情绪性犯罪)

        2、善待他人是救命的东西(仅是一句不经意的话,便自救了)

      3、人在幼年需要心理抚养(安全感)         

      4、从小没被善待的人往往不会善待社会(冷漠、冷酷无情)

        5、社会自身有一种循环的东西(滥杀案件的频发,结果已然,追本溯源的又有几个)

        6、“喂肥了再杀”是一种法律错位

        7、“故乡”将来是个古典的概念

        8、医患之间知识不对等容易积怨(学医不易)

        9、语言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冰-不寒而栗,火-温暖如春)

        10、霸凌者的家庭教育一定有严重的缺陷

        11、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有理由的                 

        12、农村女性的生活状况更值得关注             

        13、女性比男性更应该受教育 

        虽然是一部犯罪心理学的书籍,但是其中提到了让适龄儿童尽量在学校接受教育,是对的。多多关心他们\她们的生存状态,也许能够把早期缺失的东西找补回来些,让他们\她们的内心温暖些,观念转变些。人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可恨之人是不是也有可怜之处”呢?如果“需求”早些被关注到,如果“情绪”早些被梳理,如果“支持”早些出现,也许情况会好太多。就如人生理上会感冒,心理上也会有“感冒”,要预防,也要医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916期【读书笔记】《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