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今天听了一个咨询师的督导。咨询师在陈述案例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判断的词,让我感觉不舒服。

当描述小来访者,12岁,在做沙盘治疗的时候,用手捧起来的沙扬向咨询师,咨询师用了“孩子用沙攻击我”的句子。在描述孩子妈妈的时候,说我感觉她很“硬”。诸如此类。

咨询师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技术是客观描述和主观描述。

比如一个女孩坐在椅子上,脸色略微有点红,眉头紧锁,时不时用上牙咬下嘴唇。这样的描述是不带情绪的客观反映。

如果说,一个女孩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脸色略微有点红,眉头紧缩… 这样的描述明显带了观察者的判断。

女孩子这样的表情一定是生气吗?是女孩子确认自己的状态是生气,还是咨询师的猜测?

这里我们有一个词,叫“投射”。

比如我们在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一定了解真相,只是凭着我们内在的经验去猜测,也许是对的,也许不对。这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记住,那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是别人的。

脸色略微有点红,眉头紧锁,…在观察者的眼里,是生气的表现。当观察者做了自己判断,往往就会忽略真相。如果观察者抱着好奇,多为一句,姑娘,你怎么了?也许女孩会说,我后悔刚才遇见一个不公平的事情,没有及时站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制止这件事情。几分遗憾,几分埋怨。

女孩表达出来的情绪和想法,才是来自女孩的情绪和想法,观察者做出的猜测只能是猜测。


左3岁左右的时候,小区门口空地来了一个小舞蹈队,小区居民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观看表演。我和左坐在一起,左前方有一个妈妈和小小孩。妈妈和小小孩离得有点远,妈妈不放心,比划着让孩子朝自己靠近一点。孩子兴奋中,没有回应,更加没有移动位置。

左出手推了一把孩子,孩子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妈妈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心疼不得了,同时也开口责骂左,怎么欺负小孩子。

左很惊恐的看着我。我第一反应就是为啥你推人家小孩子。虽然我没有说,内心也有一些恼火。忽然想起什么,我把她抱在怀里,没有对那位妈妈做任何回应。我知道左才三岁多,她懂得那位妈妈的急切,孩子没有反应,左想把孩子堆到妈妈可以够得着的地方。问题在于,左对自己动作力度的轻重是不好把握的。结果,所有看到这个场景的,都觉得左比较粗暴,不礼貌。只有我想到,左其实想帮那对母女。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在咨询的时间,空间里,咨询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更来访者沟通,保持共同探讨的动力和方向。来访者不是来听训话的,是来寻找答案。答案有无数个,但是咨询师用交流方法共情,提问,质疑,反问等框架是谈话技巧来了解来访者的行为和思维特征。

来访者说的,我觉得…这部分是经过来访者思考,也许也经历了一段时间反思而总结,归纳出来的。重点是,这些时间,感受,情绪都真正来自来访者,而不是咨询师花样百出的猜测。任何的猜测,都是来自发表人的内在经历。遇到跟自己过往经历相似的人,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也很容易被别人误解。咨询师负责提问,倾听,而不是判断和猜测。及时有猜测,也会当面沟通所猜测的内容和这是来访者的经历和想法有所重合,我们可以验证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的规则是怎样的。

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构建了怎样的通道在内心,只有遇到一个开头,像是启动了内心通道,从输入和输出,就知道这个输出都经历了什么。

无论是心理咨询,或者是日常沟通,请杜绝“我认为”,多使用倾听和引导开放式问题。咨询师的工作是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描述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就越厨代庖了,永远无法真正找到来访者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