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柒个我》后最大的感触:“和解”是生命最美丽的成长

无意中看了一段郭麒麟为《柒个我》配音的片段,一下子被张一山的演技惊到了,抱着娱乐、猎奇的心态想要看一遍《柒个我》。

毋须评价一部电视剧在呈现上有多少照搬照抄、俗套样板的情节和镜头,只要观影中某些瞬间击中了你、暖到了你,就是一次享受,《柒个我》就是这样。

整个剧情上,男主人公由于童年受到刺激患上多重人格障碍,拥有七重人格,在找回那段痛苦回忆的过程中得到了善良女医生的帮助,最后治愈融合了多重人格。

1.

多重人格障碍是分离性障碍的一种,患者突然丧失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其他身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多重人格都是各自独立、彼此分开的,一种人格出现,其他人格就自动出场,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主要人格占优势,人的行为也就由占优势的人格“值班”、控制。

之前,最著名的关于多重人格的作品就是《24个比利》。

主人公犯下三宗强奸罪和抢劫案而遭美国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却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毫无记忆。经过彻底的精神检查,被诊断为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比利最后在4位精神科医师和1位心理学家共同宣示证明下,被获判无罪。

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性别方面也都各不相同。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个大厅中,谁走到大厅中心的一盏聚光灯之下,谁就是现在控制比利身体的人格,但这些人格互相都不会知道对方干了什么。

哪种人个登台,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柒个我》最抓人眼球的地方就在于吊足了观众好奇接下来该由哪一个人格上场的胃口。

治疗方法:通过精神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鼓励各分离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拆除”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要注意: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

在电视剧中,起初几个人格之间并无沟通,相互出场时其他人格并无意识,到了最后人格之间开始对话,有了内部交流,才打碎了人格之间的阻碍。

在比利治疗到最后,也产生了新的人格:“老师”。他是 23 种人格的融合体,为其他人格传授知识;聪明、敏感、颇具幽默感。自称“我是完整融合的比利”,称其他人格为“我创造的傀儡”;对往事拥有近乎完整的记忆。

2.

影视剧中,我所关注与感动的,是最后的“和解”。

朱长江是沈亦臻父亲自由自在、温柔善良的形象,可要令他人轻松,自己就要背负起他人情感的重量。朱长江想给其它人格做个表率,选择第一个离开。这个人格一直内疚着21年前大火中没有救下小女孩,当把话题说破,阴影面向光明,身上的铠甲就会柔软下来,如释重负后,他潇洒离开。

17岁的莫晓俊和莫晓娜,是在高中沈亦臻第一次想自杀时出现的,一个忧郁、压抑想要自杀,一个天真、快乐、中二的无忧无虑。他们是一个人的两面极端,排斥只会让他们越走越远,把他们拉回平常、拉回人群中是最好的方式。

7岁的星星是7岁的女主角。一直喜欢着远夜哥哥,拥有梦幻和希望的小女孩,这是男主人公童年温柔的记忆碎片。她的痛苦是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看到长大后的自己(白欣欣),她才有了欣慰。

霸道暴力的崔皓月是为了保护7岁的女主角而被激发出来的。他无法容忍主人格的逃避和软弱,是最先出现也是最强悍的人格,意图消灭主人格,破坏一切想要消灭自己的努力。随着主人格回忆起一幕幕往事,承受起那些痛苦的记忆,主人格变得强大起来,崔皓月的人格就越来越难出现。最后崔皓月为女主而生,自然可以为女主而死,得到女主最深情的反馈,他的仇恨之火被浇灭了,也找到了女主值得托付的对象,生命伴随着使命一起完结。

人格的再见,正如我们每个人心头的那些偏执的魔鬼,唯有承认它,和它交流才能战胜。所有的憎恶都是一种执念,放下后才懂得,“和解”是生命最美丽的成长。

回想自己面对爱情、家庭、事业种种不理解、种种不情愿、种种不将就,往往会让埋怨的阴霾遮住本该洒向心间的暖阳,把临近身边却本就徘徊胆小的那颗宝水晶般透亮的心推得老远,把擦肩、扭头、不回头看做是惩罚和解脱,却不知这是最狠心的惩罚、最幼稚的解脱。

成长不只是年龄,一辈子的成长在于精神的拓展和心灵的充实,这份浪漫和淡定是最纯粹的人格魅力,是一个人美好该有的样子。

平凡如你我,也在不断与执念“和解”中成长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柒个我》后最大的感触:“和解”是生命最美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