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的感性体会与诗歌的理性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吟诵的感性体会与诗歌的理性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古诗,如果不是选入教材,估计我是没有机会去体会这首诗歌的,因为它的知名度,毕竟不是很高。因为这首诗歌选入了教材,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不会向读《唐诗三百首》一样,读读抄抄,而是要理性地阅读,去比较深入的解读,以免学生在询问时,误人子弟。

标题,“夜上”“受降城”“闻笛”,三个词就会一一去思量。夜上,表明有心事,心绪不宁不能入睡;受降城,表明与战争有关,与家国有关;闻笛,与相思有关。所以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军旅诗,是一首因在外做战而思乡的诗歌。

“回乐峰”上无“回家之乐”,“受降城外”无“受降”之典。“沙似雪”一是沙漠如雪,沙地的质感、色泽,二是为下句月色如霜做铺垫,两句形成回环,把这个夜色凉如水,冷似雪的境界写了出来。“一夜征人”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一夜,彻夜不眠,是谓时间,一片夜空之下,芦管声响,是谓空间。空旷的空间感,悠长寂寞的时间感,双重交织之下的,是夜不能眠,辗转反侧的征人;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征人;是受降城上无功绩的征人……

度娘这样说,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一切的解读,其实直接用吟咏就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来。这样看来,好的吟咏,能直抵人心,把诗歌的境界植入到读者的心中。按照吟咏,“回乐峰前”的“前”“降”“霜”“人”“乡”这些字,在格律的位置上,要拖长了来读,而这些字又都巧妙地用了ang韵,开口最大,声音悠长,又是平声,把沙漠空旷,月夜无边,凄清无尽的况味表达了出来。听人乐吟一遍,不仅泪潸潸。

可见,古人吟咏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说法,诚不欺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吟诵的感性体会与诗歌的理性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