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选题的三大底层逻辑,是你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每天都要写点东西的人,时间就显得非常宝贵。因为,同样的时间写的东西,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阅读量。

《孙子兵法》中有句经典语录: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就是说,那些取得胜利的人,往往是提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的人。他们只有对情况完全了解、认为自己能胜时才去作战。而失败者往往在战前没有准备,等战争开始了,他们才去谋划如何取胜。

看到这句话时,我有一种被人棒喝的感觉。自己身上发生的好些事情,都是在开战后才想着如何取胜,结果输得一塌糊涂。

在写作中,同样也存在着败者的思维。

我一直在坚持写作,边写边思考如何提高质量,并借此刷高阅读量。但是,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才发现,我的思路是错的。

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一书中说,高手写文章,会先找一个读者可能感兴趣的选题,然后想法办法提高阅读量。小白们却是随便找个选题,然后想办法提高阅读量。

写作的顺序不同,文章的命运也不同。高手写文章,阅读量高不高在写之前就基本确定了。

写什么是战略问题,如何写是战术。你不能用战略上的勤奋掩盖战术上的缺陷。写什么好是做正确的事,如何写好是正确地做事。做事要先确定方向,再思考如何做好。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南辕北辙,就是背道而驰。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更受读者欢迎呢?那就是写“绝大多数人关心,对绝大多数人有价值”的文章。它的背后隐藏着三个底层逻辑:

一是覆盖人群:多少人可能会阅读

覆盖人群是指你写的主题有多少潜在读者。有的主题能覆盖1000万人,加上你写得好,就可以轻松获得10万左右的阅读量;另一类主题,它只能覆盖10万读者,那么,你写得再好,阅读量也会超不过10万。

所以,爆款选题的第一大底层逻辑就是选择潜在阅读人数足够多的话题,小众选题永远出不了大爆款。

二是痛点程度:阅读时有多大共鸣

产品战略专家梁宁曾说,“痛点是恐惧”。比如我们特别熟悉的广告语:“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吃完喝完,嚼益达”。

因此,优质选题的第二大底层逻辑就是:话题直击用户的痛点

三是社交原动力:多少人会主动传播

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他让每个分享者都成为了媒体中心。他们以自己的能量向周围辐射。一篇小号的文章一天内有可能被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人看到,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新媒体信息传播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

因此,优质选题的第三个底层逻辑是:话题本身要有极强的社交原动力。而社交原动力就是这个主题本身蕴藏着天然的分享欲望,即让你的文章内容充当社交的辅助工具。这些文章或者有趣,或者有话题,或者有归属感。这种文章有五种动机:

(1)表达观点,比如《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2)利他心理,比如《不想得空调病,就一定要做好这五件事》;

(3)站队心理,比如《买800万学区房庸俗,带小孩环游世界就不庸俗了?》

(4)寻找谈资,比如《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5)塑造形象,比如《原创已死》

在你的文章中如果隐含了一个动机,就有了爆款的潜质;如果能同时满足几个动机,就可以成为一个社交原动力极强的选题。

学习了上面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中的分享,让我想到了艺术作品的一个规则:黄金分割定律。

许多艺术家在构思作品时,都运用了这个定律。这使得你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感觉非常好看或是舒服。但是,你又说不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其实,它们的背后就是黄金分割定律在起作用。

所以,一件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谋定而后动。如果你都弄不清楚它背后隐藏的那些规则,你的努力只是想象而已,它无法成为你最终的胜出的依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质选题的三大底层逻辑,是你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