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研读

只要一说起课改就会提到学习方式的转变,那是因为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只要一说起学习方式转变就会说到自主、合作和探究,那是因为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转变,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从它们的内涵和特征来看,都具有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只要一说起自主、合作和探究就会谈到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因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因素就是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和他们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不能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位置,不能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新的学习方式是建立不起来的。

   

       

        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都要求师生关系发生变化,都倡导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中心”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变教师“教”为教师“导”、学生“问”。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问题。这三种现代的学习方式都重视启发、讨论等具体的教学方法,都重视观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途径、假设,都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都主张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给学生交流、展现的舞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可是在现实中,正是因为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师教学方式很难改变,导致课堂里学生学习方式也很难变化,课改难在哪里?难在教师不愿意改变。于是我们经常会批评教师,批评他们不思进取、观念落后、不学习不思考等等。

      从我长期的针对教师的咨询和培训经验上来看,大部分教师对目前的教学是不满意的,他们也希望能发生改变,至少他们不愿意停留在“传统的”和“老旧的”教学方式中身心俱疲。可他们为什么不勇敢地跨出那一步?我认为他们可能是“理性的”,因为他们知道在引入一种新模式、新方法前,应该做好风险评估的工作。越是负责任的教师,可能在改革面前越是慎重,人们非常渴望看到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学习方式改革的安全性。我们告诉他们,你的角色要发生转变,你的教学方式要改变,可是他们的疑问是,“成绩掉下去了怎么办?”他们知道,无论搞什么改革,到头来还是要向他们要成绩的。可是,专家或者局长校长们可以给他们这个承诺吗?我想无论是谁,都不敢承诺“成绩不会下降”,也不敢承诺“不看你们的成绩”。改革的风险实际上主要还是由教师们来担的。

    对于教师所担忧的学习成绩问题,可能确实存在风险。合作学习会不会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更差,这就是一个具体的风险。在组建小组时我们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进行异质编组,就是将“学优生”与“学困生”捆绑在一起,我们希望由“学优生”帮扶“学困生”,可是风险在于,可能因此导致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控制”,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处于附庸的地位。因为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他们把持了小组的各项活动,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他们将学的更好,而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各方面表现都不如优等生,他们无形中就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小组内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这反而更加剧了在学业成绩方面的两级分化。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具体的风险,如果这一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教师们怎么会热心投入改革呢?

    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风险是最大的,那是因为相比另外两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对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最高。“自主学习”一般都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只有在遇到一些独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需要教师的帮助;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研究者和指导者;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展开的学习,教师要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即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还要担当学习活动的指挥与决策者、管理与参与者、仲裁者的责任,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其难度可想而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作学习研读)